[实用新型]一种高镍三元前驱体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5927.8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9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曹祎焘;蔡元礼;周振伦;曹斌;胡正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祝宏氟锂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28 | 分类号: | B01J19/28;B01J4/00;B01J4/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张东明 |
地址: | 733204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元 前驱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镍三元前驱体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右侧安装有控液机构,所述反应釜主体的下方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固定机构顶端的左右两侧皆通过铰接轴与固定杆的底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用户可以根据活塞杆顶端在刻度板表面的下降高度来控制氨水的注入,使得用户可根据自身的制备需求来控制氨水的添加量,相比较用户使用试管等量器会产生损耗,避免在反应釜主体内部设置搅拌辊,从而使得搅拌辊难以清洗,影响反应釜主体再次使用,且避免搅拌辊长期与化学物质接触造成腐蚀,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降低了零件损坏和成本增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镍三元前驱体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镍三元前驱体反应釜。
背景技术
三元前驱体材料是镍钴锰氢氧化物,氨水在制备三元前驱体中充当反应络合剂,主要作用是络合金属离子,达到控制游离金属离子目的,降低体系过饱和系数,从而实现控制颗粒长大速度和形貌,所以制备不同组成的三元前驱体,所需的氨水浓度也不同,且材料在反应釜中反应时,搅拌辊在其中无法对其进行清洗,影响下次使用,且长时间与化学物质接触可能会产生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镍三元前驱体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制备不同组成的三元前驱体,所需的氨水浓度也不同,且材料在反应釜中反应时,搅拌辊在其中无法对其进行清洗,影响下次使用,且长时间与化学物质接触可能会产生腐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镍三元前驱体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右侧安装有控液机构,所述反应釜主体的下方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底端安装有电机。
优选的,所述控液机构包括出液管、密封板、活塞杆、刻度板和指针杆,所述出液管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板,且密封板右侧的上下两端皆通过弹簧与出液管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控液机构的内壁设置有活塞杆,且活塞杆的顶端穿过控液机构延伸至控液机构的顶端,所述控液机构的顶端焊接有刻度板,所述活塞杆的顶端焊接有指针杆。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传动杆,所述转动机构的底端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端穿过转动机构与固定机构焊接固定,所述转动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机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底端的左右两侧皆焊接有滑块,所述转动机构的顶端开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环形滑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杆、插杆和插槽,所述固定机构顶端的左右两侧皆通过铰接轴与固定杆的底端相连接,左侧所述固定杆顶端的右侧通过铰接轴与插杆的左侧相连接,右侧所述固定杆顶端的左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右侧插设在插槽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用户可以根据活塞杆顶端在刻度板表面的下降高度来控制氨水的注入,使得用户可根据自身的制备需求来控制氨水的添加量,且操作方便,相比较用户使用试管等量器会产生损耗,更加的精准,方便,避免在反应釜主体内部设置搅拌辊,从而使得搅拌辊难以清洗,影响反应釜主体再次使用,且避免搅拌辊长期与化学物质接触造成腐蚀,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降低了零件损坏和成本增加;
1、通过设置出液管、活塞杆和刻度板,通过密封板避免氨水外泄,然后通过按动活塞杆将氨水输送到反应釜主体的内部,且用户可以根据指针杆在刻度板表面的下降高度来控制氨水的注入,使得用户可根据自身的制备需求来控制氨水的添加量,且操作方便,相比较用户使用试管等量器会产生损耗,更加的精准,方便;
2、通过设置转动机构和固定机构,通过固定杆、插杆和插槽将反应釜主体固定,然后通过电机带动固定机构和固定机构上的反应釜主体转动,从而使得反应釜主体转动带动内部的反应物高速转动,然后使得内部反应物高速转动充分混合,避免在反应釜主体内部设置搅拌辊,从而使得搅拌辊难以清洗,影响反应釜主体再次使用,且避免搅拌辊长期与化学物质接触造成腐蚀,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降低了零件损坏和成本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祝宏氟锂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祝宏氟锂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59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材料除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山污染物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