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预紧高速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6960.2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3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楼志伟;刘凯;韦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达尔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5/00 | 分类号: | F16C35/00;F16C3/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7 | 代理人: | 潘杰;白洪长 |
地址: | 315202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预紧 高速 转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预紧高速转子,其包括转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内衬套、外衬套,转轴套接第一轴承、内衬套、第二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与转轴设有的阶梯段相抵限位,内衬套抵紧于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两者外圈端面之间,转轴套接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位置均设有涂胶槽,并涂胶与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胶固,且胶固时保持内衬套对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外圈端面的抵紧预紧力。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外圈周面设有储胶槽,外衬套套设于第一轴承、内衬套、第二轴承的外部,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外圈周面与外衬套内壁之间通过胶水胶固,且与涂胶槽的胶水为同步胶固。上述结构使转子轴承间预紧力加载可靠、稳定,不易失效,提高转子工作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件,是一种带预紧高速转子。
背景技术
转子是指由轴承支撑的旋转体,多为动力机械和工作机械中的主要旋转部件。随着机械领域的不断发展,高速运转的机械越来越多,为此,对转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转子的一般结构包括转轴、轴承、预紧弹簧、衬套,轴承通常成对间隔设置在转轴上,两者之间通过预紧弹簧提供预紧力,轴承外部套接衬套。利用弹簧提供预紧力,虽然可行,但存在以下缺点:1、预紧的稳定性欠佳,因转子工作中的振动影响,弹簧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其预紧力的大小变化范围相对较大,致使轴承工作状态产生相当范围的变化,易造成转子运行稳定性欠佳的问题,且弹簧随着长时间使用或自身老化,易导致预紧力失效。2、采用弹簧预紧并配合外衬套确保同轴度欠可靠,转轴上的轴承外圈同轴度主要依靠外衬套保证,对外衬套的套孔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外衬套套孔误差或相对轴承外圈间隙较大时,容易造成转轴上轴承外圈同轴度欠佳,进而影响弹簧预紧的可靠性,进一步扩大上述缺点1的问题。3、转轴上轴承装配相对困难,需要外部机构始终保持弹簧的预紧力。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授权公告日2019年10月11日,授权公告号CN209483821U,实用新型名称为“高速转子”,其公开了一种利用涂胶方式提供轴承间预紧力加载的结构方案,有效克服了现有采用弹簧预紧的不足。但是,涂胶预紧的结构仍有待进一步的优化,以使加载的预紧力更为可靠、持久。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带预紧高速转子,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采用涂胶预紧的方案仍有待进一步优化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预紧高速转子,其包括转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内衬套、外衬套,内衬套和外衬套均为圆形套,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尺寸相同,转轴套接第一轴承、内衬套、第二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一端与转轴设有的阶梯段相抵限位,内衬套抵紧于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两者外圈端面之间,转轴套接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位置均设有涂胶槽,并通过涂胶槽内涂抹胶水与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胶固,且胶固时保持内衬套对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外圈端面的抵紧预紧力。其结构要点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外圈周面设有储胶槽,所述外衬套套设于第一轴承、内衬套、第二轴承的外部,且外衬套两端与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端面齐平,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外圈周面与外衬套内壁之间通过胶水胶固,胶水布满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外圈周面的储胶槽,且储胶槽的胶水与所述涂胶槽的胶水为同步胶固。通过上述结构,利用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外圈设置储胶结构,从而使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与外衬套之间胶固效果更好,使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外圈对内衬套的预紧力加载更为可靠、稳定,不易失效,保证高速转子高速运转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外圈的储胶槽为网格槽、环形槽、螺旋槽的任意一种。即通过增大胶固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胶固的牢固度。
所述转轴上的涂胶槽为环形凹槽,且转轴对应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位置各设有至少两道环形凹槽。通过该结构,保证转轴与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胶固的稳定性,使内衬套对轴承提供更好的预紧保持力。
所述内衬套至少两端为圆筒形,且两端圆筒形的外径与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外径相同,内衬套其余部分的外径不大于两端圆筒形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达尔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达尔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69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压线巡检的悬挂车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水浴氮吹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