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发生器助燃管端面残留产气药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8144.5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4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袁旸;王威;赵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均胜汽车安全系统(长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32 | 分类号: | G01D5/32;B65G35/00;B08B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31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发生器 助燃 端面 残留 药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发生器助燃管端面残留产气药检测装置,涉及机床技术领域;包括传送带、位于传送带上的用于放置气体发生器的托盘、用于转动托盘的转动机构、位于传送带相对两侧的用于检测残留产气药的对射传感器、位于传送带上方的用于清除残留产气药的清除机构,所述对射传感器发出的红外线经过助燃管的端面的圆心上方。传送带用于传送气体发生器,对射传感器用于检测助燃管端面是否存在残留产气药,如存在,则清除机构运行,将残留产气药清除掉,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生产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体发生器助燃管端面残留产气药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气体发生器的生产中,需要在气体发生器内填充产气药,但是,当产气药填充过多的时候,会在助燃管的上端的端面留下残留产气药,传统往往是采用人工目视的方法去除残留产气药,效率低并且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效率低的缺点,提出一种气体发生器助燃管端面残留产气药检测装置,高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体发生器助燃管端面残留产气药检测装置,包括传送带、位于传送带上的用于放置气体发生器的托盘、用于转动托盘的转动机构、位于传送带相对两侧的用于检测残留产气药的对射传感器、位于传送带上方的用于清除残留产气药的清除机构,所述对射传感器发出的红外线经过助燃管的端面的圆心上方。传送带用于传送气体发生器,对射传感器用于检测助燃管端面是否存在残留产气药,如存在,则清除机构运行,将残留产气药清除掉,高效。
作为优选,托盘下侧固接有竖向转动杆,所述竖向转动杆与助燃管同轴,所述竖向转动杆底端固接有横向转动杆,所述横向转动杆远离竖向转动杆的一端固接有竖向拨杆,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位于传送带内的第二电机、一端固接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二横向转动杆,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竖向转动杆同轴,所述导向柱上固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二电机固接在连接杆上,所述第二横向转动杆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抵靠在竖向拨杆上。第二横向转动杆的长度比横向转动杆的长度长,当托盘运行到第二电机上方的时候,第二电机运行,即可在第二横向转动杆的作用下拨动竖向拨杆转动,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传送带相对两侧均设有竖直的导向柱,所述传送带上方设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滑动连接在传送带两侧的导向柱上,所述横梁上方设有用于升降横梁的升降装置,所述对射传感器位于在横梁的两端。导向柱具有导向作用,便于适配不同高度的气体发生器。
作为优选,清除机构包括一端转动连接在横梁上的转动杆、位于转动杆另一端的用于将残留产气药扫落气体发生器的毛刷、位于横梁上的用于转动转动杆的电机,所述转动杆远离横梁的一端高于对射传感器所在的平面。转动杆不会挡住红外线,当要清除残留产气药的时候,转动杆转动,将残留产气药扫去。
作为优选,横梁的一端固接有将被扫飞的残留产气药导向传送带上的挡板。挡板将残留产气药导向传送带,经过传送带回收。
作为优选,升降装置为气缸,所述导向柱顶端固接有顶板,所述气缸的缸体固接在顶板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接在横梁上。气缸运行,可以调节横梁的高低,从而可以调节对射传感器的高低,从而可以适配不同高度的气体发生器。
作为优选,横梁包括梁体,所述梁体两端向下弯折形成两个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滑动连接在对应的导向柱上,所述对射传感器固接在弯折部上。横梁呈门式结构,清除机构位于梁体上,红外线和清除机构不会产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高效,结构简单,适配不同高度的气体发生器,能回收残留产气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均胜汽车安全系统(长兴)有限公司,未经均胜汽车安全系统(长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81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加热蒸汽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间隙进料式聚酯切片加工处理用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