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压力释放阀校验用压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8618.6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4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谢超;罗新;李乾坤;蒙泳昌;刘春涛;黄学民;谷裕;王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
主分类号: | G01M13/003 | 分类号: | G01M13/003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周友元;黄培智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压力 释放 校验 压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压力释放阀校验用压板,包括压板、螺杆、线圈和电流源;压板用于贴合压力释放阀,以向压力释放阀施加测试压力,压板避开压力释放阀的周边区域间隔设置有多个螺纹孔;螺杆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分别螺接在压板的螺纹孔上;线圈与螺杆的数量一致,分别缠绕在螺杆位于压板底面的一侧,构成电磁铁;电流源与线圈电连接,以向电磁铁供电。本实用新型基于电磁铁原理,通过改变电磁铁的电流,从而改变施加在压力释放阀上的压力,与传统堆叠重物的方法相比,本校验用压板操作简便,产生的压力连续可调,压力数值准确,极大地提高了压力释放阀校验的工作效率和校验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压力释放阀校验用压板。
背景技术
作为变压器最重要的非电量保护装置之一,压力释放阀的运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变压器的安全。当变压器内发生故障时,故障产生的大量气体会造成变压器内部压力增大,需要通过压力释放阀释放压力,若压力释放阀无法正确动作释压,变压器很可能因内部压力过大而解体。为了确保压力释放阀的安全稳定运行,南方电网检修试验规程规定,需要定期对变压器压力释放阀的动作值进行校验。
目前实践中,对压力释放阀进行校验时,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使用专用充气仪器,通过精确充入特定压力的气体,记录压力释放阀的动作压力;二是在压力释放阀顶部施加有一定重量的压板,通过改变压板的重量反算压力释放阀受到的压力。其中,前者方法需要专用仪器,价格高昂,且操作复杂不便于现场开展。后者在校验中需要不断改变压板重量以改变施加在压力释放阀上的压力,校验耗时长,且由于压板重量无法连续调节,导致精确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变压器压力释放阀校验用压板,通过电磁铁产生电磁吸力,使压板与变压器外壳吸合,通过改变电磁铁的吸力,使压力释放阀受到特定的压力,由此不需要改变压板重量,提高了操作简便性,同时吸力可以连续调节,提高了校验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压器压力释放阀校验用压板,包括压板、螺杆、线圈和电流源;压板用于贴合压力释放阀,以向压力释放阀施加测试压力,压板避开压力释放阀的周边区域间隔设置有多个螺纹孔;螺杆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分别螺接在压板的螺纹孔上;线圈与螺杆的数量一致,分别缠绕在螺杆位于压板底面的一侧,构成电磁铁;电流源与线圈电连接,以向电磁铁供电。
使用时,将压板压在变压器外壳上的压力释放阀之上,旋转螺杆使螺杆与变压器外壳接触,当线圈中通入电流,电磁铁产生电磁吸力,使电磁铁与变压器外壳吸紧,从而在压力释放阀上施加压力。通过调节通入电流的大小,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吸力大小,从而可以改变施加在压力释放阀之上的压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压板呈圆形,由硬塑制成,直径为50cm,厚度为 0.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螺杆为钢制螺杆,直径为1cm,长度为2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线圈与电流源通过双绞线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电流源为恒流源,型号为CSA200,可输出0-20A 直流电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基于电磁铁原理,通过改变电磁铁的电流,从而改变施加在压力释放阀上的压力,与传统堆叠重物的方法相比,本校验用压板操作简便,产生的压力连续可调,压力数值准确,极大地提高了压力释放阀校验的工作效率和校验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压力释放阀校验用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压力释放阀校验用压板的的俯视图,省略电流源与双绞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86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联网终端及物联网系统
- 下一篇:金属薄板平直度校正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