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滤芯水龙头净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8625.6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1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宗星;陈本富;曹海波;马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溢爱环保实业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梅辰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水龙头 净水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滤芯水龙头净水器,包括过滤部和安装部,所述过滤部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滤芯,所述外壳底部设有净水出口以及将滤芯固定的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包括第一滤芯和位于第一滤芯内的第二滤芯,所述第一滤芯安装于连接座上形成第一过滤腔,多个所述第二滤芯间隔安装于连接座上形成多个第二过滤腔,各所述第二过滤腔在连接座上均设有出水孔。本实用新型第一滤芯内部多个第二滤芯的设置,大大的增加了复合滤芯与水接触的总面积和反应时间,也提高了整体过滤精度,多个内管设计也提高了过滤效率和过水速度。大大改善了水质,复合滤芯整体也具有很好的防污防堵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材料,具体地指一种除余氯的复合滤芯水龙头净水器。
背景技术
氯是最有效且低廉的杀菌剂,绝大部分水厂都是用氯来杀菌。为了保持水的输送过程中的杀菌效果,出厂时会保留一点余氯在水里。如果你家离水厂较近的话,余氯会比较远的家庭要多一些。余氯可能会带来氯仿之类的有害物质,但这个剂量极小。更常见的问题是对皮肤的危害,比如瘙痒或者炎症,所以市面上有一些装在花洒头上面的去除余氯的产品。我们还发现,这类产品大部分都是美国产的,或许美国的余氯问题比国内还严重。浓重的氯的味道有点像84消毒液。长期吸入低浓度氯会引起慢性中毒,长期用含余氯的洗澡水洗澡,会使肌肤漂白化,头发产生干涩,断裂,分叉。也会使皮肤层脱落从而容易使肌肤过敏,严重的会使致癌几率增加。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渴求,对于饮用水的水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大部分自来水厂处理工艺落后,所生产的自来水属极低标准水;即使部分达标的自来水在输水管网、高楼水塔中也会造成二次污染而不达标。在市政自来水水质健康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各类家用水龙头净水器应运而生。由于对可以去除余氯的净水产品需求迫切,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水龙头净水器虽宣称有一定的去余氯功效,但是效果欠佳,使用寿命很短,质量参差不齐,功能单一,满足不了市场所需。
公开号为CN207654811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龙头净水器,包括过滤部和安装部,过滤部包括外壳、滤芯和净水出口,但滤芯为单层筒状,过滤效果差,而且过滤杂质附着细菌滋生,会导致过滤空隙堵塞,使其使用寿命较短。
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较长、除余氯效果好的一种利用复合滤芯水龙头净水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较长、除余氯效果好的复合滤芯水龙头净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滤芯水龙头净水器,包括过滤部和安装部,所述过滤部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滤芯,所述外壳底部设有净水出口以及将滤芯固定的连接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芯包括第一滤芯和位于第一滤芯内的第二滤芯,所述第一滤芯安装于连接座上形成第一过滤腔,多个所述第二滤芯间隔安装于连接座上形成多个第二过滤腔,各所述第二过滤腔在连接座上均设有出水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芯为上下贯通的圆筒状且上端设有上盖,所述连接座上端设有与第一滤芯下端配合的卡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滤芯为上端为半球形封闭、下端开口的圆筒状,所述连接座底部设有与各第二滤芯下端配合的限位凸环,所述出水孔位于限位凸环内与第二滤芯下端开口处配合。
优选的,各所述第二过滤腔内还填充有颗粒状的第三滤芯,所述第三滤芯粒径大于出水孔孔径。
优选的,所述第二滤芯为沿第一滤芯内壁周向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芯平均孔径小于第二滤芯平均孔径。
优选的,所述外壳底部朝上延伸形成环形底座,所述连接座固定于环形底座上,所述净水出口位于环形底座内与出水孔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溢爱环保实业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武汉溢爱环保实业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86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