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簧淬火介质冷却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9125.4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6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方建;戴伟;周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库帕油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4 | 分类号: | C21D1/64;C21D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北辰联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0 | 代理人: | 王俊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簧 淬火 介质 冷却 循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弹簧淬火介质冷却循环装置,包括底座、冷却槽、淬火槽、上下料辅淬火组件、正反电机和轴承座,其中,所述淬火槽固定安装于底座的顶部,所述冷却槽安装于淬火槽上,所述冷却槽的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冷却槽内腔上下分隔为用于弹簧件淬火的淬火腔以及用于淬火介质冷却的冷却腔。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弹簧件周围介质的温度均匀,使淬火效果更佳,且较之滚轴传送带或链板传送带作为送料装置的上料结构,更利于弹簧件的上下料,同时使弹簧件在淬火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使弹簧的淬火质量得到保障,淬火介质循环冷却,无需更换介质,满足节能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弹簧淬火介质冷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冷却淬火介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更换淬火介质的冷却方法:在弹簧淬火时不断地向淬火槽下部注入温度较低的淬火介质,而被预热的介质从淬火槽上部的溢流槽排出,流入大的地下专用淬火介质储存槽,或采用集中冷却的方法,使介质温度降低,循环使用;二是不更换淬火冷却方法。同时传统的淬火操作是,在固定的淬火槽中,利用多次吊起淬火工件放入淬火介质中实现对淬火介质的搅拌、使其温度均匀,从而达到较好的淬火效果,上述淬火介质预热和冷却方式均存在操作复杂、浪费能源等缺陷,因此需要一种更好的淬火冷却装置。
中国专利CN201721496446.3公开了一种弹簧淬火介质冷却循环装置,其是通过隔热板的设置,配合循环泵同时做到形成淬火介质的循环冷却和搅动介质使其温度均匀的效果,解决了传统方法中淬火介质温度不均匀影响淬火效果的问题,以及淬火介质温度不好把控的问题,省略了传统的利用多次吊起淬火工件放入淬火介质中实现对淬火介质搅拌的步骤,使得操作更加简单,不需经常更换淬火介质,相较于传统方法十分节省能源。但采用循环泵配合喷管的方式对淬火介质的搅拌效果有限,并不能使弹簧处于均匀温度的淬火介质中,且采用滚轴传送带或链板传送带作为送料装置,在淬火时弹簧是处于自由接触或碰撞状态,易使弹簧件淬火后发生变形,同时不利于下料。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簧淬火介质冷却循环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弹簧淬火介质冷却循环装置采用循环泵配合喷管的方式对淬火介质的搅拌效果有限,并不能使弹簧处于均匀温度的淬火介质中,且采用滚轴传送带或链板传送带作为送料装置,在淬火时弹簧是处于自由接触或碰撞状态,易使弹簧件淬火后发生变形,同时不利于下料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弹簧淬火介质冷却循环装置,包括底座、冷却槽、淬火槽、上下料辅淬火组件、正反电机和轴承座,其中,所述淬火槽固定安装于底座的顶部,所述冷却槽安装于淬火槽上,所述冷却槽的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冷却槽内腔上下分隔为用于弹簧件淬火的淬火腔以及用于淬火介质冷却的冷却腔,所述正反电机和轴承座分别安装于底座上对应淬火槽的前后两侧,所述上下料辅淬火组件的前端连接于正反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上下料辅淬火组件的后端通过转轴与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上下料辅淬火组件包括前端圆板、后端圆板、定位杆、固定杆、套管、活动杆和气缸,所述定位杆设置有多个,多个定位杆均布于前端圆板和后端圆板的对应端面边缘之间,各定位杆靠近前端圆板的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固定杆,所述套管固定安装于固定杆远离定位杆的一端,所述套管用于套设弹簧件,所述套管远离固定杆的一端设有卡块,所述套管靠近卡块的一端内侧壁上设有开槽,所述套管的内部滑动配合有有滑块,所述活动杆贯穿开槽的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气缸固定安装于定位杆远离前端圆板的一端,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远离滑块的一端侧壁上设有与卡块卡接配合的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库帕油品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库帕油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91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