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密驱动与定位的直线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9746.2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7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董蜀湘;高翔宇;李占淼;杨继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02 | 分类号: | H02N2/02;H02N2/04;H02K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0 | 代理人: | 贾晓玲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驱动 定位 直线 电机 | ||
一种精密驱动与定位的直线电机,包括运动平台C,运动平台C内部安装有电磁电机次级永磁体组B,在基板D上固定有电磁电机初级绕组A,电磁电机初级绕组A与运动平台C不连接,在运动平台C下面设有轨道Q,轨道Q安装在基板D上;运动平台C能在轨道Q上运动;其特征在于,在运动平台C侧面固定安装有压电驱动摩擦片E‑2;在压电驱动摩擦片E‑2外侧设有一个压电驱动机构PA,压电驱动器PA包括压电驱动器摩擦头E‑1,切变型多层压电驱动器F1A,厚度型多层压电驱动器F2A和支架UA;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更有效、更精密地实现宏‑微‑纳运动;多级运动模式切换和多头复合驱动器运动的协调,运动平台的实时位置闭环反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密驱动与定位的直线电机,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驱动的纳米分辨率直线电机。
背景技术
精密驱动与定位技术是精密制造、精密机械、精密测量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高精密驱动与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于微机械、半导体芯片和微电子制造技术、光学与光通讯技术等领域中,左右着高精尖技术的发展,也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欧美等先进国家在微电子、军工武器等高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得益于其在精密驱动定位和测试技术方面的领先水平。高精密驱动正在突破传统的光、机、电框架,已成为跨学科的综合性核心技术。
电磁驱动是一种常见的驱动机构,利用电磁原理,通过控制线圈中的电流大小来控制电磁力的大小。通常情况下它具有非线性控制特性和较大的电气时间常数,因此早期的电磁驱动多用于只需进行开关控制的场合,如电磁继电器、电磁吸盘,以及单相电磁马达等。后来,随着控制电路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优化磁路结构,施加预偏置磁场、以及利用多相开关电路控制技术等手段,发展了多相电磁马达,包括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直线电机等,应用于精密驱动与运动控制。电磁电机的动子依靠电磁感应获得驱动力,因而此电磁电机具有大行程、快速运动、寿命长,以及工作电压低等优势。但是电磁驱动器依靠大的偏置电流工作,当处于位置保持状态时存在比较严重的发热。电磁电机与驱动器依靠电磁感应,也存在致动响应时间滞后、响应时间慢等问题。另外,线圈绕组刚度相对较小,作为力作动元件时因本身易产生形变也有可能影响定位精度。因此,电磁原理的电机,如直线电机,其定位精度一般仅限于微米、亚微米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精密驱动与定位的直线电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电磁驱动电机过热定位精度不够的问题。
一种精密驱动与定位的直线电机,包括运动平台C,运动平台C内部安装有电磁电机次级永磁体组B,在基板D上固定有电磁电机初级绕组A,电磁电机初级绕组A与运动平台C不连接,在运动平台C下面设有轨道Q,轨道Q安装在基板D上;运动平台C能在轨道Q上运动;其特征在于,在运动平台C侧面固定安装有压电驱动摩擦片E-2;在压电驱动摩擦片E-2外侧设有一个压电驱动机构PA,压电驱动器PA包括压电驱动器摩擦头E-1,切变型多层压电驱动器F1A,厚度型多层压电驱动器F2A和支架UA,其中,支架UA底部固定在基板D上,厚度型多层压电驱动器F2A底面固定在支架UA上,切变型多层压电驱动器F1A底面固定在厚度型多层压电驱动器F2A上,切变型多层压电驱动器F1A上设有压电驱动器摩擦头E-1;支架UA围在切变型多层压电驱动器F1A和厚度型多层压电驱动器F2A外部;压电驱动器摩擦头E-1压在压电驱动摩擦片E-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97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量系统使用的旋转给料器的转子结构
- 下一篇:一种广告设计用测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