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合一炉炉管组对安装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50628.3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2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翟文涛;牛双;赵宗斌;王锡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七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B23K101/0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一 炉管 安装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石油化工连续重整四合一炉炉管的工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四合一炉炉管组对安装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卡箍和第二支撑卡箍;第一支撑卡箍包括半圆形卡箍,半圆形卡箍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卡箍直边支撑板;第二支撑卡箍与第一支撑卡箍具有相同的结构,与第一支撑卡箍对称相扣;第一支撑卡箍和第二支撑卡箍的卡箍直边支撑板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螺栓穿过第一通孔将第一支撑卡箍和第二支撑卡箍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实用性强,在炉管与集合管组焊过程中可以顺利的实现水平移动、垂直提拉组对并通过着力在炉顶槽钢上防止坠落,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石油化工连续重整四合一炉炉管的工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四合一炉炉管组对安装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重整四合一炉施工过程中,炉管为U型,尺寸和重量均较大,且需安装数量较多,在与集合管组对时,炉管需要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和垂直方向的提拉,按照传统的施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在U型炉管吊装时,采用吊带捆绑在两端吊入炉内,在此过程中,由于该炉管的特殊性,无法焊接限位措施,容易出现吊带从炉管脱落的问题;
2、在将炉管进行安装时,四合一炉辐射室的顶部设有多处吊点,用于系挂倒链,而炉管数量较多,需要系挂大量的倒链,且同样存在倒链掉入炉管的风险;
3、每根炉管与集合管组对时,需要利用倒链不断的进行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调整直至调整至合适位置,费时费力;
4、炉管与集合管组对并点焊固定后,由于集合管需要预拉伸,集合管上的弹簧吊架尚不能安装,从而导致吊装有集合管的倒链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带负荷使用,存在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四合一炉炉管组对安装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四合一炉炉管组对安装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卡箍和第二支撑卡箍;
第一支撑卡箍包括半圆形卡箍,半圆形卡箍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卡箍直边支撑板;
第二支撑卡箍与第一支撑卡箍具有相同的结构,与第一支撑卡箍对称相扣;
第一支撑卡箍和第二支撑卡箍的卡箍直边支撑板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螺栓穿过第一通孔将第一支撑卡箍和第二支撑卡箍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卡箍和第二支撑卡箍的卡箍直边支撑板之间设有具有通孔的垫片,螺栓穿过第一支撑卡箍和第二支撑卡箍的第一通孔以及垫片的通孔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设有连接板、倒U型卡板和转动轴;倒U型卡板的上表面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倒U型卡板的左右两个侧面设有圆孔,转动轴贯穿于圆孔从倒U型卡板的左右两侧伸出,转动轴可沿圆孔轴向转动;连接板设有通孔,第一支撑卡箍和第二支撑卡箍分别设有第二通孔,螺栓穿过第一支撑卡箍和第二支撑卡箍的第二通孔以及连接板的通孔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与倒U型卡板的左右两个侧面连接处分别设有销钉。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分别与第一支撑卡箍和第二支撑卡箍之间设有具有通孔的垫片,螺栓穿过第一支撑卡箍和第二支撑卡箍的第二通孔以及连接板和垫片的通孔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卡箍直边支撑板上靠近半圆形卡箍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实用性强,在炉管与集合管组焊过程中可以顺利的实现水平移动、垂直提拉组对并通过着力在炉顶槽钢上防止坠落,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七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七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06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收发共用天线
- 下一篇:一种国际贸易票据自动化盖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