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冲壳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50887.6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4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方智裔;曹汉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迪比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B29L31/34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胡山 |
地址: | 344000 江西省抚***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冲壳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之间具有多处对接平面,对接平面是上模的下表面和下模的上表面,上模和下模的对应位置设有两处L形模坑,下模的下方设有对应两处L形模坑的两套模芯,上模与下模之间为产品的成型工位。本实用新型将铝塑膜进行拉伸,通过模具不同层次的平面结构,得到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铝塑膜,以匹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多层次平面度要求,避免了常规双坑结构的底部筋条,从而在保证最大设计空间的同时解决了由多层次平面度要求产生的外观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铝塑膜冲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冲壳模具。
背景技术
在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因异形电池的结构复杂,铝塑膜拉伸的局部区域存在不同层次的平面度需求,而单一平面的冲壳模具会造成平面度需求不匹配的问题,进而造成成品经封装后产生外观铝塑膜褶皱的现象,另外,常规的双坑方案会产生底部筋条,占用有效设计空间。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冲壳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冲壳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冲壳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之间具有多处对接平面,对接平面是上模的下表面和下模的上表面,上模和下模的对应位置设有两处L形模坑,下模的下方设有对应两处L形模坑的两套模芯,上模与下模之间为产品的成型工位。
进一步,上模及下模的对接面根据需求设计为多阶梯平面,各级阶梯平面之间通过斜面过渡连接。
进一步,两套模芯以及两个模坑均为非对称结构。
进一步,两套模芯中,第一模芯的高度小于第二模芯的高度;
两处模坑中,第一坑位的宽度小于第二坑位的宽度。
进一步,两套模芯同步运动。
进一步,模芯与模坑的单面间隙大于0.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下模与上模之间的阶梯状平面,得到具备多阶梯平面的铝塑膜形状,解决了单一平面模具的冲壳平面度单一问题,解决了常规双坑结构底部筋膜占用空间问题,满足了异形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多层次平面度需求,提升了有效设计空间,进而在最大空间利用率的前提下解决了电池成品因平面度不匹配产生的外观褶皱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铝塑膜成型后的示意图;
图中;上模1,下模2,第一模芯3,第二模芯4,铝塑膜5,第一坑位11,第二坑位1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到图2所示,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冲壳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和下模2之间具有多处对接平面,对接平面是上模1的下表面和下模2的上表面,上模1和下模2的对应位置设有两处L形模坑,下模2的下方设有对应两处L形模坑的两套模芯,上模1与下模2之间为产品的成型工位。
进一步,上模1及下模2的对接面根据需求设计为多阶梯平面,各级阶梯平面之间通过斜面过渡连接。
进一步,两套模芯以及两个模坑均为非对称结构。
进一步,两套模芯中,第一模芯3的高度小于第二模芯4的高度;
两处模坑中,第一坑位11的宽度小于第二坑位高度12的宽度。
进一步,两套模芯同步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迪比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迪比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08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压力表安装机构
- 下一篇:空气循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