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水卸鱼槽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54872.7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8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魁 |
主分类号: | A01K63/02 | 分类号: | A01K63/02;A01K63/04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龚笋根 |
地址: | 6501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水卸鱼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水卸鱼槽,属养鱼技术领域,包括槽体、布水管、水泵、供水管,所述槽体倾斜布置,槽体顶端位于水面上方,槽体底端位于水面下方,通水泵将库塘中的吸入的水经布水管的排水孔排出,顺着槽体往下流入库塘,将鱼投放到槽体中,鱼在槽体中顺着水流进入库塘,很好地保护鱼不受伤害,在槽体下部安装设置有出鱼孔的网箱,活性高的鱼能从出鱼孔中游出,而活性不高的鱼则停留在网箱内,避免了的活性不高的鱼在库塘中死亡污染水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鱼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卸鱼槽。
背景技术
育苗或成鱼放养时,一般需要经过长、短途密集运输,抵抗力减弱,尤其是大批量投放到湖泊、水库、池塘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应激反应,尤其是从鱼框倒入湖泊、水库或池塘过程中,落差和撞击会加重鱼的体表伤害,降低放养成活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鱼体表受伤、提高放养成活率的带水卸鱼槽。
本发明是通过一种如下结构的带水卸鱼槽实现的:该带水卸鱼槽包括槽体、布水管、水泵、供水管,所述槽体倾斜布置,槽体与水平面之间呈30°~60°角,槽体顶端位于水面上方,槽体底端位于水面下方,所述布水管安装在槽体顶端,布水管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各排水孔排出的水顺着槽体往下流,布水管通过供水管与水泵的输出口连通,水泵位于水面以下,水泵输出的水经供水管输入布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槽体与水平面之间最优呈45°角。
为了筛选出活性不高的鱼,所述带水卸鱼槽还包括网箱,所述槽体的下部伸入网箱内,从槽体卸下的鱼能进入网箱内,网箱上部高出水面,网箱下部位于水面下方,网箱下部设置有4~8个出鱼孔,出鱼孔的直径是鱼头的1.5~2.5倍,出鱼孔最好设置在网箱底部。
本发明是这样工作的,将带水卸鱼槽安装在库塘岸边的卸鱼点,需要向库塘投放鱼时,启动水泵,水泵将库塘中的吸入的水经布水管的排水孔排出,顺着槽体往下流入库塘,将鱼投放到槽体中,鱼在槽体中顺着水流进入库塘,很好地保护鱼不受伤害,在槽体下部安装设置有出鱼孔的网箱时,活性高的鱼能从出鱼孔中游出,而活性不高的鱼则停留在网箱内,可及时打捞上岸,避免了的活性不高的鱼在库塘中死亡污染水体。
本发明的带水卸鱼槽包括槽体、布水管、水泵、供水管,所述槽体倾斜布置,槽体顶端位于水面上方,槽体底端位于水面下方,通水泵将库塘中的吸入的水经布水管的排水孔排出,顺着槽体往下流入库塘,将鱼投放到槽体中,鱼在槽体中顺着水流进入库塘,很好地保护鱼不受伤害,在槽体下部安装设置有出鱼孔的网箱,活性高的鱼能从出鱼孔中游出,而活性不高的鱼则停留在网箱内,避免了的活性不高的鱼在库塘中死亡污染水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带水卸鱼槽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带水卸鱼槽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5是图4中N向视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槽体;2、布水管;3、排水孔;4、供水管;5、托架;6、水泵;7、网箱;8、出鱼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至图3示出了本发明带水卸鱼槽第一实施例,该该带水卸鱼槽包括槽体1、布水管2、水泵6、供水管4,槽体1倾斜布置,槽体与水平面之间呈45°角,槽体1顶端位于水面上方,槽体1底端位于水面下方,布水管2安装在槽体1顶端,布水管2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3,各排水孔3排出的水顺着槽体1往下流,布水管2通过供水管4与水泵6的输出口连通,水泵6位于水面以下,水泵6输出的水经供水管4输入布水管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魁,未经张文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48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