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持高频数据采集的DTU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55329.9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9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昊彤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7/14 |
代理公司: | 福州顺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2 | 代理人: | 陈为志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华大街道五四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高频 数据 采集 dtu 终端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管理服务器技术领域的一种支持高频数据采集的DTU终端设备,包括服务器机柜和并列设置于服务器机柜内部的服务器主机,服务器机柜的前侧设置有柜门,服务器机柜的内腔通过两组纵向设置的隔板依次分隔为进风室、主机室和出风室,进风室的左侧壁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进风机构,主机室两侧壁对称设置有若干组支撑槽轨,左右两侧支撑槽轨之间安置有支承板,服务器主机放置于支承板顶部,出风室的顶部设置有导流风扇,导流风扇的顶部出风端连接有出风管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持高频数据采集的DTU终端设备,可将热气直接排出机房,避免机房内部升温,影响设备有效散热和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理服务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支持高频数据采集的DTU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常规的DTU终端设备,正常只具有数据透明传输的功能,即只作为一个数据转发的设备,不进行相关业务的处理,本专利是在DTU终端设备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基于边缘计算基数,把数据采集的业务功能下放到终端设备上,最终实现高频数据采集的功能。
边缘计算起源于传媒领域,是指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务。其应用程序在边缘侧发起,产生更快的网络服务响应,满足行业在实时业务、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基本需求。边缘计算处于物理实体和工业连接之间,或处于物理实体的顶端。而云端计算,仍然可以访问边缘计算的历史数据。
管理服务器由于要求高效处理较多的实时数据,需要多台主机同时协同运作,为方便管理通常将多台服务器主机安置于同一机柜中,传统的机柜通过开设大面积的网孔和安装风扇进行散热,这种散热结构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容易在主机上积尘,且机柜内的热气直接排放至机房内,造成机房内部温度上升,不利于设备有效降温和正常高效运行。
基于此,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支持高频数据采集的DTU终端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持高频数据采集的DTU终端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持高频数据采集的DTU终端设备,包括服务器机柜和并列设置于所述服务器机柜内部的服务器主机,所述服务器机柜的前侧设置有柜门,所述服务器机柜的内腔通过两组纵向设置的隔板依次分隔为进风室、主机室和出风室,所述进风室的左侧壁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进风机构,所述主机室两侧壁对称设置有若干组支撑槽轨,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槽轨之间安置有支承板,所述服务器主机放置于所述支承板顶部,所述出风室的顶部设置有导流风扇,所述导流风扇的顶部出风端连接有出风管道。
优选的,所述柜门上设置有透视窗。
优选的,两组所述隔板上均分别并列开设有若干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位置与所述服务器主机位置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支撑槽轨的槽内腔底部前后间隔设置有两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为三角楔形结构,所述三角楔形结构包括竖立阻挡面和斜坡过渡面,所述斜坡过渡面位于所述竖立阻挡面内侧。
优选的,所述支承板的底面两侧均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凹槽相配合限位圆柱,所述支承板的前侧居中开设有提拉口。
优选的,所述进风机构包括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外侧端螺接设置有空心端盖,所述空心端盖的内腔与所述进风管的外侧端端面之间夹设有滤尘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昊彤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昊彤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53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更换保险丝的DTU终端设备
- 下一篇:地下室底板疏水层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