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科用颈部托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55389.0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0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姜俊宇;王玉婷;代红梅;卞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俊宇 |
主分类号: | A61B90/14 | 分类号: | A61B90/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熊军 |
地址: | 553537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鼻喉科 颈部 托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用颈部托架装置,包括主板,主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主板的底端外侧垂直安装有托板,托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弧形软垫,托板靠近于主板的端部安装有伸缩轴套,托板和通孔之间安装有平滑过渡带,托板的上表面还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安装有电灯安装座,电灯安装座的顶部通过软管连接有照明灯,主板的顶端通过连接杆和固定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治疗病患方式,能够让病患处于坐姿时进行治疗,相对应的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在坐姿状态下就能够对病患进行治疗,避免了医护人员长时间处于站姿或是弯腰治疗带来的高强度疲劳感,且整个装置体积较小,结构简单,便于携带运输,相比病床治疗更为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鼻喉科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鼻喉科用颈部托架装置。
背景技术
医护人员在对耳鼻喉科的病患进行治疗时,通常都会让病患躺在病床上,然后再由头顶部的照明灯进行照明,而医护人员在治疗的过程中,照明灯光照效果容易被遮挡,且由于病患躺卧在病床上,使得医护人员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处于站姿以及弯腰进行治疗,对医护人员造成了极大的疲劳影响,且病患只能够躺卧在病床上治疗,对治疗环境具有极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耳鼻喉科用颈部托架装置,相比现有治疗病患方式,能够让病患处于坐姿时进行治疗,相对应的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在坐姿状态下就能够对病患进行治疗,避免了医护人员长时间处于站姿或是弯腰治疗带来的高强度疲劳感,且整个装置体积较小,结构简单,便于携带运输,相比病床治疗更为便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科用颈部托架装置,包括主板,所述主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主板的底端外侧垂直安装有托板,所述主板和托板之间安装有转动轴,所述托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弧形软垫,所述托板靠近于主板的端部安装有伸缩轴套,且伸缩轴套分别位于弧形软垫的两侧,所述托板和通孔之间安装有平滑过渡带,所述托板的上表面还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分别位于弧形软垫的左右两侧,所述滑槽内安装有电灯安装座,所述电灯安装座的顶部通过软管连接有照明灯,所述托板的底面安装有电源,所述主板的顶端通过连接杆和固定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的顶部两端处均安装有吊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板的背面通过螺钉安装有垂直向下的支撑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板和托板通过转动轴相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孔和弧形软垫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灯安装座和滑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灯安装座和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板和托板通过伸缩轴套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滑过渡带由医用硅胶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弧形软垫由橡胶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治疗病患方式,能够让病患处于坐姿时进行治疗,相对应的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在坐姿状态下就能够对病患进行治疗,避免了医护人员长时间处于站姿或是弯腰治疗带来的高强度疲劳感,且整个装置体积较小,结构简单,便于携带运输,相比病床治疗更为便捷。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俊宇,未经姜俊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5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