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旋转和升降灸条的艾灸盒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56481.9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2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代琪;粟胜勇;林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530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升降 艾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旋转和升降灸条的艾灸盒,包括盒盖和盒体,盒盖内通过轴承安装螺杆,螺杆上固定套接蜗轮,蜗轮上啮合蜗杆,蜗杆一端固接有转动杆,另一端安装有摇手,隔热板的中央安装输出端连接旋转盘的电动马达,旋转盘内安装有夹持艾灸条的卡夹;盒体呈上下开口的方形结构,所述盒体内设隔灰网。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旋转装置使穴位处均匀受热并根据不同患者需求调节转速,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疗效;可升降设计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手动精准调整灸条与穴位间的距离,从而确保使用安全性,并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旋转和升降灸条的艾灸盒。
背景技术
艾灸是用艾绒等灸材点燃后放置于腧穴或者病变部位进行烧灼和熏熨,借助温热这种外部的刺激来激发患者自身功能的调节,达到“刺激在外,调节在内”的功效。灸法因其具有操作便捷性和良好的温经通络效果,现已成为家用或医院治疗疾病和调养身体的常用手段。作为中医学的重要方法,艾灸独特的优势在于它的温热刺激。火、热是艾灸的刺激特点;通调血脉是艾灸的治疗效应;皮、络是艾灸作用的部位,与艾灸的作用机制相关联。
近代以来,灸法发展促进了灸具的研发,出现特制温筒灸、木灸盒、温灸箱、竹筒温罐、金属温罐等系列的灸具。但传统灸具有操作不便、费时费力、易烫伤,艾烟、艾温难控以及一些部位难灸等弊端,使并称针灸的针刺和艾灸在当代临床显出“重针轻灸”的现象。现代科技的进步加速了灸具的发展,展现出类型多样的灸具,灸具创新促进了灸法的发展。艾灸虽然操作便捷,但在使用现有艾灸盒时易发生低温烫伤的事件。
目前,现有的艾灸器具主要以各种艾灸盒、艾灸棒以及固定式插签和固定式艾灸架为主。经总结,现有灸盒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灸盒设计结构单一,在整个长时间灸法治疗过程中,灸条在灸盒中的位置或是固定不变,患者如果不敏感,极易造成皮肤烫伤;
(2)治疗过程中,患者因感觉局部热感过强时,常需要人工手动更换艾条的位置以减轻灼热感,耗费人力;
(3)临床研究表明,艾条距离患者皮肤的适宜距离为3-5cm,但是实际中,为了安全起见,灸条位置一般是在固定高度为5cm的遮灰网上,不能根据患者个人需求个性化上下调动灸条的高度,不能个性化调整距离而调整热度。
(4)更为重要的是临床治疗中诸穴并用的情况较多,如人体腰背、腹部等穴位常比较集中的部位,各种灸盒设计中固定的艾条位置不能达到各个穴位均匀受热的效果。
(5)现有的部分能够自动升降灸条的灸盒,因其设置好的固定调节高度,机械化地进行升降调节,不定能达到患者个人最宜高度;虽然现代化提倡自动化技术,但是部分需要个性化定制的部分仍需要采取手动调节方案,临床中已有的仪器并不能在兼顾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发展,提供一种可旋转和升降灸条的艾灸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旋转和升降灸条的艾灸盒,包括盒盖和盒体,所述盒盖和盒体可拆卸配接,所述盒盖内侧固接有同一个横板,所述盒盖相对的两内侧分别设有活动槽,两个活动槽内活动安装有同一个活动板,并且活动板位于横板的上方;
所述盒盖的顶部中央位置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的顶部内壁上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转动安装在横板的顶部,并且螺杆贯穿活动板并与活动板通过螺纹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64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颗粒剂的整粒机
- 下一篇:矿石烘干窑炉废气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