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地线夹挂接状态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56593.4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4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袁鑫;范敏;卢涛;颜才升;邝建荣;李伟性;张富春;翁珠奋;赵剑文;田嘉兵;赵航航;何秉峰;江卫坤;马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周友元;黄培智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地线 夹挂接 状态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地线夹挂接状态监测装置,包括传感器、无线通讯模块、电源、服务器和报警模块;传感器、无线通讯模块和电源均安装在接地线夹上,传感器用于感应接地线夹是否打开,当检测到接地线夹打开时发出感应信号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至控制室的服务器,服务器收到感应信号后启动报警模块,电源为传感器、无线通讯模块供电。本实用新型能实现远程后台实时监控,实时显示接地线夹闭合和打开状态,让检修人员不用每天去现场进行核实,大大节省人力和物力,提高检修工作效率,一旦接地线夹脱离,后台即报警,及时提醒管理人员和检修人员,大大提高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地线夹挂接状态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线路停电检修时需在首尾两端挂设接地线夹,防范检修人员触电风险。按规定,检修人员每天在工作开展前,需确认线路两端接地线夹挂好才能开展工作,但现场核实的办法,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接地线夹挂接状态监测装置,通过后台显示其挂接状态,人员不用每天去现场,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接地线夹挂接状态监测装置,包括传感器、无线通讯模块、电源、服务器和报警模块;传感器、无线通讯模块和电源均安装在接地线夹上,传感器用于感应接地线夹是否打开,当检测到接地线夹打开时发出感应信号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至控制室的服务器,服务器收到感应信号后启动报警模块,电源为传感器、无线通讯模块供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短信平台和移动终端,服务器将报警信号通过短信平台发送至移动终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实现远程后台实时监控,实时显示接地线夹闭合和打开状态,让检修人员不用每天去现场进行核实,大大节省人力和物力,提高检修工作效率。一旦接地线夹脱离,后台即报警,及时提醒管理人员和检修人员,大大提高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配套的线夹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配套的线夹二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传感器;2-无线通讯模块;3-电源;4服务器;5-报警模块;6-短信平台;7-移动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接地线夹挂接状态监测装置,主要包括传感器1、无线通讯模块2、电源3、服务器4、报警模块5、短信平台6和移动终端7。
传感器1、无线通讯模块2和电源3均安装在接地线夹上。具体的,传感器1采用普通的红外传感器,其安装在接地线夹运动部件的侧方,当线夹处于闭合状态时,红外传感器1发出的红外光不受遮挡,红外传感器1不产生感应信号,当线夹打开时,其中任一一个部件会遮挡并反射红外传感器1发出的红外光,从而产生感应信号。传感器1也可采用其他的光电传感器或接触式传感器,只要实现相同的检测功能即可。电源3采用可充电锂电池,为传感器1和无线通讯模块2供电。
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适用的两种线夹。图2为塔头端线夹,集成传感器、电路板、电池及开关,可通过传感器监测塔头端是否固定在干他上,如果脱离杆塔则认为导线端脱落,出发报警。图3为导线端线夹,传感器通过线路接至塔头端的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判断夹子打开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65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