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坑双排柱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57495.2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3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刚;段赛男;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韶关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2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双排柱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双排柱支护结构,其包括H型钢、前排桩、后排桩、连接于前排桩顶端的前冠梁、连接于后排桩顶端的后冠梁以及连接于前冠梁以及后冠梁之间的连系梁,所述H型钢包括腹板以及翼缘板,所述翼缘板固定在腹板的两侧边上,所述H型钢沿后排桩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H型钢位于后排桩之间,并且所述H型钢与相邻两根后排桩之间抵接,所述H型钢以及后排桩的外周浇筑有混凝土桩墙。本实用新型具有基坑工程中止水帷幕与支护桩相结合的特点,并且能提升混凝土桩墙的刚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双排柱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大型市政设施、大量地下空间工程的开发建设以及地铁隧道等地下工程的不断涌现,大量的基坑工程应运而生。基坑工程中支护结构的合理设计是最为核心的问题,该结构既要起到挡土作用,又要防止基坑外水土流失,使基坑周围地面沉降和水平位移控制在容许范围以内。通常情况下,在基坑支护的过程中,将两排桩按照平行分布的原则进行排列,这就是双排桩支护结构,但是双排桩支护结构也可以按照举行或者是梅花的形状进行分布排列,用刚性冠梁将两排桩的桩顶连接在一起,并与坑壁的方向相平行,双排桩支护结构在我国的基坑支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现有的双排桩支护结构由前排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后排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前排桩压顶冠梁、后排桩压顶冠梁和连系梁构成,该支护结构利用前后排桩和连系梁形成空间门架。
现有的双排桩支护结构的缺点是,由于前排桩与后排桩之间存在有间隙,并且仅由前排桩的上端与前冠梁相连接、后排桩的上端与后冠梁相连接,连接的位置单一,因此混凝土灌注桩其刚度较低;相邻的前排桩以及相邻的后排桩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对于需要截水的基坑工程,相邻前排桩以及相邻的后排桩之间较大的间隙无法形成止水帷幕,所以需要另设止水帷幕,因此需要对上述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双排柱支护结构,具有基坑工程中止水帷幕与支护桩相结合的特点,并且能提升混凝土桩墙的刚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基坑双排柱支护结构,包括H型钢、前排桩、后排桩、连接于前排桩顶端的前冠梁、连接于后排桩顶端的后冠梁以及连接于前冠梁以及后冠梁之间的连系梁,所述H型钢包括腹板以及翼缘板,所述翼缘板固定在腹板的两侧边上,所述H型钢沿后排桩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H型钢位于后排桩之间,并且所述H型钢与相邻两根后排桩之间抵接,所述H型钢以及后排桩的外周浇筑有混凝土桩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排桩的顶端通过前冠梁连接成一排;后排桩通过后冠梁连接成一排;前冠梁与后冠梁之间通过连系梁连接,从而形成“门”字型;基坑双排柱支护结构属于超静定结构的一种,即使是在承受的外部荷载较为复杂多变,基坑双排柱支护结构也能够通过自身结构内力的调整,来实现基坑双排柱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H型钢的截面模数、惯性矩及相应的强度均明显优于同样单重的普通工字钢,用在不同要求的金属结构中,不论是承受弯曲力矩、压力负荷、偏心负荷都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能,可较普通工字钢大大提高承载能力,节约金属10%~40%;将H型钢安装在后排桩之间,能增加后排桩之间的承载能力,后排桩与H型钢的外周浇筑有混凝土桩墙,混凝土桩墙的结构更紧密,在提升了混凝土桩墙刚度的同时,水难以从后排桩以及H型钢的缝隙中渗入,因此混凝土桩墙能增强后排桩与H型钢的挡水能力,从而起到良好的挡水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H型钢的腹板两侧面与相邻两根后排桩抵接,所述H型钢中每块翼缘板分别与两根后排桩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H型钢中,由于腹板的两侧边与翼缘板相固定,腹板的两侧面分别与两根后排桩抵接,腹板两侧固定的翼缘板位于两根后排桩之间,因此每根后排桩被两侧的H型钢相围绕,H型钢对后排桩的侧面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后排桩不易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韶关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韶关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74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整经机用展纤辊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弹性的水解酸化池出水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