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化纤丝用上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57932.0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2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戴海桥;夏伟;夏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赤壁市天成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096 | 分类号: | D01D5/096;D01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李龙 |
地址: | 4373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纤 用上 装置 | ||
一种化纤丝用上油装置,包括处理箱、盛油盒、放料装置、收卷装置、第一上油辊和第二上油辊;放料装置和收卷装置设置在处理箱上;盛油盒设置在处理箱内,第一上油辊和第二上油辊转动设置在处理箱内,第二上油辊的下部处于盛油盒内;弧形件位于第一上油辊的上方,内弧面设有喷油头;抽油泵设置在处理箱上,抽油管设置在抽油泵上并与盛油盒连通,输油管设置在抽油泵上并与弧形件连通;第一张紧辊位于输入辊和第一导向辊两者之间的上方,第二张紧辊位于输出辊和第二导向辊两者之间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对化纤丝进行均匀上油,上油效果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还能够使化纤丝在输送过程中始终处于张紧状态,有利于进行输送和上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纤丝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纤丝用上油装置。
背景技术
化纤丝是指用化纤为原料制造出来的纱线,化学纤维指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经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加工而制得的纤维的统称,因所用高分子化合物来源不同,可分为以天然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的人造纤维和以合成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的合成纤维,简称化纤;
在对化纤丝上油时,需要使用到化纤丝上油装置,然而现有的化纤丝上油装置结构简单,上油不均匀,上油效果不佳,操作效率也较低,并且在对化纤丝进行输送的过程中,化纤丝容易呈松弛状态而对输送、收卷和上油过程带来不利影响,而且上油操作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容易受到外部灰尘等带来的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化纤丝用上油装置,不仅能够对化纤丝进行均匀上油,上油效果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还能够使化纤丝在输送过程中始终处于张紧状态,有利于进行输送和上油,并且方便更换收卷辊,操作效率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化纤丝用上油装置,包括处理箱、盛油盒、放料装置、收卷装置、第一上油辊、第二上油辊、抽油泵、抽油管、输油管、弧形件、输入辊、输出辊、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第一张紧辊、第二张紧辊和拉紧装置;
处理箱两侧设有输入口和输出口,放料装置设置在处理箱上并与输入口位于同侧,收卷装置设置在处理箱上并与输出口位于同侧;收卷装置包括支撑座、转动辊、连接盘、转动盘、固定座、锁紧件和第三电机;支撑座纵向设置,固定座竖直设置在支撑座两端,转动盘转动设置在固定座上;转动辊纵向设置,连接盘设置在转动辊的两端;连接盘和转动盘上设有螺纹孔,锁紧件螺纹连接转动盘和连接盘;第三电机设置在其中一组固定座上,且输出端与对应的转动盘连接;
盛油盒设置在处理箱内,第一上油辊和第二上油辊转动设置在处理箱内,且第一上油辊位于第二上油辊的上方,第二上油辊的下部处于盛油盒内;处理箱上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上油辊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上油辊连接;弧形件设置在处理箱内并位于第一上油辊的上方,且内部设置集油腔,内弧面设有喷油头;抽油泵设置在处理箱上,抽油管设置在抽油泵上并与盛油盒连通,输油管设置在抽油泵上并与弧形件连通;
输入辊和第一导向辊转动设置在处理箱内并与输入口位于同侧,输出辊和第二导向辊转动设置在处理箱内并与输出口位于同侧;第一张紧辊纵向设置并位于输入辊和第一导向辊两者之间的上方,第二张紧辊纵向设置并位于输出辊和第二导向辊两者之间的上方;拉紧装置竖直设置在处理箱上,第一张紧辊两端与拉紧装置转动连接,第二张紧辊两端与拉紧装置转动连接。
优选的,拉紧装置包括固定筒、活动件、限位件和弹性件;
固定筒竖直设置在处理箱上,且开口朝下;活动件竖直设置并插入固定筒内,限位件滑动设置于固定筒内并与活动件连接;弹性件竖直设置在固定筒内并与限位件连接。
优选的,转动盘上设有环形件,固定座上对应设有环形导向槽,环形件位于环形导向槽内并与固定座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赤壁市天成线业有限公司,未经赤壁市天成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79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环境综合检测装置
- 下一篇:铜电解导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