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性阻燃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58646.6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8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顾建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禾伦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40 | 分类号: | B32B27/40;B32B27/02;B32B27/12;B32B27/08;B32B27/36;B32B5/02;B32B5/26;B32B3/08;B32B3/30;B32B33/00;D03D21/00;D03D13/00;D03D15/08;D03D1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顺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2 | 代理人: | 黄勇亮 |
地址: | 362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阻燃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纺织品技术领域的一种弹性阻燃面料,包括弹性层,弹性层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凸起,凸起顶部分别固定连接于上阻燃层底面和下阻燃层顶面,在弹性层与上阻燃层和下阻燃层间分别形成空气层,上阻燃层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交织形成粗网格,相邻第一经纱或第一纬纱之间由细纱交织形成细网格,粗网格和细网格交替在上阻燃层表面形成凹凸结构,并凹槽中设置有阻燃颗粒,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采用粗网格与细网格交替形成凹凸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凹槽中阻燃颗粒不易脱落,增加面料阻燃性,在阻燃层与弹性层之间采用凸起结构,形成空气层,增加面料阻燃性,并使面料结构蓬松,质量轻,提高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弹性阻燃面料。
背景技术
纺织品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但具有易燃的特点,特别对于需要经常进入火场工作的消防人员,普通面料无法满足要求,因此需要制作具有阻燃效果的面料,同时所使用的面料需要具有较好的弹性,方便消防员在火场中进行各项工作。
为此,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改进,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1362341.9提出的“一种弹性阻燃面料”,该申请文件中的技术特征为:“一种弹性阻燃面料,包括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和第三面料层,第一面料层包括多个阻燃涤纶纱线圈,两个阻燃涤纶纱线圈之间通过第一锦纶纱线连接,且同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锦纶纱线之间通过第二锦纶纱线连接,第二面料层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氨纶纱线以及竖向设置的第二氨纶纱线,第一氨纶纱线与第二氨纶纱线斜纹组织交织。”,虽然能够使面料具有较好的阻燃功能及弹性,但该申请文件中的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不足,如在第二面料层与第一面料层、第三面料层之间设置有阻燃颗粒,使面料结构紧密,舒适性欠佳,不便于穿着使用。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弹性阻燃面料,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阻燃面料,以解决上述结构紧密,舒适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弹性阻燃面料,包括弹性层,所述弹性层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若干均匀凸起,所述凸起顶部分别固定连接于上阻燃层底面和下阻燃层顶面,所述弹性层与所述上阻燃层和下阻燃层之间分别形成有空气层,所述上阻燃层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交织形成粗网格,所述粗网格中第一经纱或第一纬纱之间设置有细纱交织形成细网格,所述粗网格和细网格交替在所述上阻燃层表面形成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的凹槽中设置有阻燃颗粒,所述弹性层由第三经纱、第四经纱和第二纬纱交织形成弹性网格,所述下阻燃层由细纱交织形成网格。
优选的,所述凸起由若干包芯纱从四周向中心交织形成,所述包芯纱外层为阻燃层,内层为弹性芯。
优选的,所述凸起通过连接纱线将弹性层与所述上阻燃层和下阻燃层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层由氨纶纱线交织形成网格。
优选的,所述上阻燃层和下阻燃层由阻燃涤纶纱线交织形成网格。
优选的,所述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由多股细纱编织形成麻花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采用粗网格与细网格交替形成凹凸结构,并在凹槽中设置阻燃颗粒,可使阻燃颗粒在日常使用中不易脱落,增加阻燃性,同时不影响面料的弹性;另一方面,在阻燃层与弹性层之间采用凸起结构,设置热传导系数较小的空气层,可以增加面料阻燃性,并且使面料整体结构蓬松,质量轻,提高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禾伦织造有限公司,未经泉州禾伦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86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湿防霉涤纶面料
- 下一篇:一种后压浆自动化搅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