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染土壤及底泥资源化处置预混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22059838.9 申请日: 2019-11-25
公开(公告)号: CN211302742U 公开(公告)日: 2020-08-21
发明(设计)人: 吴建强;黄沈发;理鹏;翟志鸿;周杰;许健荣;赵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双龙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昌瀛建设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01F7/08 分类号: B01F7/08;B09C1/00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陈丽
地址: 200032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污染 土壤 资源 处置 装置
【说明书】: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染土壤及底泥资源化处置预混装置,包括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3)的混合筒体、设置于所述混合筒体内的搅拌器、与所述搅拌器连接的驱动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混合筒体内且与水源连接的喷水头(2)。该污染土壤及底泥资源化处置预混装置可以充分搅拌混合、混匀效果较好,并能自动调节土壤及底泥含水率、筛除粗料和自动称重物料,有利于后续污染土壤及底泥处置固化稳定化材料的添加及混合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和底泥处理处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染土壤及底泥资源化处置预混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和底泥作为受体,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承接了众多污染物质的排放汇入,尤其是重金属污染物质,进入土壤和底泥中,呈现逐步累积、污染加剧的过程,这些重金属难以自然净化,且易通过食物链富集,对环境和人体危害极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壤和底泥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重金属污染土壤和底泥的处理处置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重金属污染土壤和底泥的处置技术众多,包括生物-生态、物理、化学等处置技术方法,尤其以传统卫生填埋、焚烧和固化稳定化处置为主。其中,传统的填埋及焚烧处置方法存在占地面积广、运行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污染等弊端。而固化稳定化处置加资源化利用综合处置方式是重金属污染土壤和底泥处理处置的发展主流,该技术适用范围广,可以在处置污染物的同时实现污染土壤和底泥的资源化利用,就地消纳污染土壤和底泥且基本不产生二次污染。

污染土壤和底泥的固化稳定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其关键工艺是污染土壤、底泥与固化稳定化材料的搅拌混合,其中搅拌混合装置是关键。而固化稳定化材料的应用,对土壤和底泥的含水率、均匀度、颗粒状态、杂质含量等都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在投加固化稳定化材料前,根据固化稳定化材料的使用要求,开展土壤和底泥的前处理。现有前处理装置,基本是以搅拌混合为主,一方面难以调节土壤和底泥的含水率;另一方面,开挖的土壤和疏浚的底泥中往往含有大量杂质,包括植物残体、根系、砾石、砖块等,底泥与土壤物料预混过程中容易黏结成块,现有技术的混合搅拌轴运动模式单一,打散效果不理想,混合精度不高,搅拌混合过程中易损坏搅拌装置;第三,搅拌混合后残留的杂质会影响后面固化稳定化效果;第四,投加的土壤和底泥,很难精确计量,会导致后续处置中固化稳定化材料投加量难以精确计算;第五,在土壤和底泥预混料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筒体与混合搅拌轴的结构问题,容易出现混合死角,使得部分物料难以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最终导致混合物料不均匀,并且,现有技术的混合轴搅拌轴,运动轨迹单一、混合速度慢,导致物料混合所耗费的时间较长、效率较低。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搅拌混合过程中混合均匀度较差、混合速度慢、粗料杂质难以去除、含水率无法自动调节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染土壤及底泥资源化处置预混装置,该污染土壤及底泥资源化处置预混装置可以充分搅拌混合、混匀效果较好,并能自动调节土壤及底泥含水率、筛除粗料和自动称重物料,有利于后续污染土壤及底泥处置固化稳定化材料的添加及混合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染土壤及底泥资源化处置预混装置,包括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混合筒体、设置于所述混合筒体内的搅拌器、与所述搅拌器连接的驱动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混合筒体内且与水源连接的喷水头。

优选地,多个所述喷水头均匀分布于喷水管上,所述喷水管与水源连接,所述喷水管横穿所述混合筒体的两端,且靠近于所述喷水管的一侧侧壁。

优选地,所述喷水管上设置有控制阀和流量计,所述控制阀和流量计与PLC控制装置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混合筒体内且能够与混匀泥浆接触的含水率测定探头,所述含水率测定探头与PLC控制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含水率测定探头通过伸缩杆连接于所述混合筒体的侧壁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双龙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昌瀛建设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双龙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昌瀛建设工程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98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