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式室内太阳能相变蓄热集放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60881.7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6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树兴;王家祥;张江铭;赵晓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城建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S60/10 | 分类号: | F24S60/10;F24S30/00;F24S70/20;F24S80/00;F24D1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吕志英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室内 太阳能 相变 蓄热 放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室内太阳能相变蓄热集放热装置,包括保护壳体、金属网格、固定支架、矩形底座、相变蓄热材料、固定螺丝、万向轮、太阳能吸热涂层,外部壳体由凹板与背板两部分形成,凹板正面涂有太阳能吸热涂层,背板后粘贴穿衣镜面。壳体内部为金属网格结构,在壳体凹板内填充混合有导热金属丝的相变蓄热材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实现太阳热能的高效利用,提高太阳能利用率。通过利用底部万向轮便于移动的特点,可以使该装置在白天室内温度高的区域集热,减缓室内温度上升,夜间可以便捷地移动到用热需求较大的房间进行散热,起到供暖作用的同时改善室内热环境,减小室温波动,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节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式室内太阳能相变蓄热集放热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绿色建筑以及建筑节能需求的日益增大,太阳能在建筑供暖方面的应用已成为国内外的热点研究问题。尤其针对我国欠发达地区,供暖方式多采用化石原料的燃烧,造成巨大污染。如果能将太阳能供暖技术普及到贫困地区,将有力地缓解该地区人与自然的矛盾。
目前,建筑用太阳能采暖系统主要是通过太阳能热水器加热循环水,即通过管路向建筑室内释放热量供暖。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旦太阳能质量不高时,系统供暖量不足,系统的供暖时段与室内供暖需求时段会发生错位,严重影响室内的供暖。另一方面,从室内热舒适性的角度分析,冬季白天太阳辐射强,收到太阳辐射的房间室内温度较高,而无太阳辐射的房间温度较低,形成温度差,使人体产生不适感,因此需要调节室内热平衡。如今,市场上缺少适用于调节室内热量环境与人对舒适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的设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因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室内太阳能相变蓄热集放热装置,能够对室内多余热量进行蓄集,并将蓄集的热量按室内实际供暖需要释放,平衡室内热环境,提高室内热舒适度,减少能源浪费,并且移动方便,且适用于贫困地区的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式室内太阳能相变蓄热集/放热装置,包括支架、万向轮、壳体,所述壳体由凹板和背板一体形成,所述凹板外表面涂有太阳能吸热涂层,所述壳体内部为多层金属网格框排列结构;所述壳体侧壁设有相变蓄热材料注入口。
所述背板外表面粘贴穿衣镜面。
所述支架由底座和底座上两侧的固定立杆形成,所述立杆与壳体两侧分别铰接固定,所述万向轮设置在支架的底部。
所述支架为锈钢板材。
所述壳体、金属网格框为锈钢板材。
所述金属网格由金属铝形成导热金属丝。
所述相变材料为相变点在22-26℃左右的无机盐溶液或石蜡低温相变材料。
本实用新型储热时,本装置内相变材料充分相变,相变材料由固态融化为粥糜状,在此过程中完成吸收潜热;放热时,相变材料重新凝结为固态,完成放热,完成室内热环境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在调节室内温度方面,可以通过蓄热的方式减缓温升速度,利用放热的方式提高室温。充分利用相变蓄热材料的潜热特性,满足太阳能低温集热蓄热需求,利用室内多余热量的蓄集,依靠自身便于移动的特点,可以将蓄来的热量按室内供暖需要灵活的释放,起到供暖作用的同时改善室内热环境,减小室温波动,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室内太阳能相变蓄热集放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冲压成型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城建大学,未经天津城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608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炉烟气余热回收蓄热热风供暖系统
- 下一篇:可移动光伏光热蓄能热风供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