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电梯基础快速回顶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61733.7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83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聂文高;杨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泾东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0 | 分类号: | B66B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80 | 代理人: | 耿恩华 |
地址: | 20003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电梯 基础 快速 加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电梯基础快速回顶加固装置,包括主受力撑和副受力撑;主受力撑包括立柱、顶托板和底托板,顶托板水平设置于立柱顶部,顶托板上部与楼板底部相抵,底托板水平设置于立柱底部,底托板底部与地面相抵;副受力撑设置于立柱侧面,副受力撑对立柱的水平方向进行限定,防止立柱出现晃动;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电梯基础快速回顶加固装置,通过立柱对楼板进行支撑,实现施工电梯基础快速回顶,不但缩短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保证了施工安全通过副受力撑对立柱的水平方向进行限定,防止立柱出现晃动,顶托板和底托板的设置,可以使楼板所受荷载分散,增加传荷面积,不容易产生裂缝,保证施工结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施工电梯基础快速回顶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现场的施工电梯基础一般多安置在地下室顶板上,但施工电梯基础所承受的施工电梯及其基础自身重量超过地下室顶板的允许荷载,需要对施工电梯基础进行回顶。施工组织及现场作业要求,常见的施工电梯基础回顶加固的做法是采用多根钢管排架支撑,立杆顶部采用顶托和方木顶紧,施工工序复杂繁琐,耗时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提供的是实现施工电梯基础快速回顶,不但缩短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保证了施工安全的施工电梯基础快速回顶加固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施工电梯基础快速回顶加固装置,包括主受力撑和副受力撑;主受力撑包括立柱、顶托板和底托板,顶托板水平设置于立柱顶部,顶托板上部与楼板底部相抵,底托板水平设置于立柱底部,底托板底部与地面相抵;副受力撑设置于立柱侧面,副受力撑对立柱的水平方向进行限定,防止立柱出现晃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立柱为伸缩式立柱,立柱包括固定柱,固定柱内套接有伸缩柱,伸缩柱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通孔,伸缩柱与固定柱之间通过螺栓穿过通孔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立柱为方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副受力撑由若干钢管通过扣件相互搭接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钢管设置有32根,其中12根钢管通过扣件搭接形成方形框架,在方形框架四个侧面均通过2根钢管和扣件搭接形成剪刀撑,方形框架上下面均通过钢管和扣件搭接形成与立柱匹配的洞口,立柱套设于洞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位于方形框架四角的竖直的钢管底部设置有垫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托板和底托板与立柱之间均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托板底部设置有与立柱顶部匹配的固定槽,立柱顶部套接在第一固定槽内,底托板上部设置有与立柱底部匹配的第二固定槽,立柱底部套接与第二固定槽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电梯基础快速回顶加固装置,通过立柱对楼板进行支撑,实现施工电梯基础快速回顶,不但缩短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保证了施工安全。
2.通过副受力撑对立柱的水平方向进行限定,防止立柱出现晃动。
3.顶托板和底托板的设置,可以使楼板所受荷载分散,增加传荷面积,不容易产生裂缝,保证施工结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顶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立柱、101-固定柱、102-伸缩柱、1021-通孔、2-顶托板、3-底托板、4-楼板、5-螺栓、6-钢管、7-扣件、8-方形框架、9-剪刀撑、10-洞口、11-垫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泾东建筑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泾东建筑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617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涂覆层剥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的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