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宽增益二次型降压变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62674.5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5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郑昌陆;张能;郑益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07 | 分类号: | H02M3/07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周宇凡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静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增益 二次 降压 变换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变换器和电能变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宽增益二次型降压变换器,包括一个功率开关管,三个功率电感,两个中间储能电容,一个输出电容,七个二极管;利用电感‑二极管和电感‑二极管网络的内在特性,功率开关管开通时,三个功率电感串联并储存能量,两个中间储能电容并联并同时对外释放能量,功率开关管关断时,三个功率电感独立释放能量至两个中间储能电容和负载,实现降压变换器电压增益的拓展。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换器的增益可以在0.003‑0.669范围内变化,即输出电压最低可以达到输入电压的0.003倍,大幅拓展了传统降压变换器的增益范围;无需额外的功率开关管,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变换器和电能变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宽增益二次型降压变换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降压变换器电压增益变化范围较小,通常输出电压只能为输入电压的0.1-0.9倍,很多时候已经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宽增益二次型降压变换器,利用电感-二极管和电感-二极管网络的内在特性,通过功率开关管的通断状态的切换实现降压变换器增益的拓展。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新型宽增益二次型降压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源Vg、功率开关管S、第一功率电感L1、第二功率电感L2、第三功率电感L3、第一中间储能电容C1、第二中间储能电容C2、输出电容C3、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负载R;
其中,所述输入电源Vg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第一功率电感L1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功率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中间储能电容C1的一端、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所述功率开关管S的漏极连接;
所述第一中间储能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所述第二中间储能电容C2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第二中间储能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
所述功率开关管S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二功率电感L2的一端、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
所述第二功率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所述输出电容C3的一端、所述负载R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分别与所述负载R的另一端、所述输出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功率电感L3的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626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压过零软上电电路
- 下一篇:一种具有便捷式收装结构的单耳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