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餐余垃圾处理的异味消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63712.9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9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绿锦一方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84;B01D53/52;B01D53/58;B01D4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解敬文;施艳荣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垃圾处理 异味 消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餐余垃圾处理的异味消除装置,包括不锈钢箱体和箱门,所述箱门具体为两组且对称铰链连接在不锈钢箱体表面,所述不锈钢箱体上表面分别设有进气接头和排气孔,所述不锈钢箱体内部中间位置焊接有隔板,所述隔板表面安装有抽风机,所述隔板两侧分别安装有液体净化箱和固体净化箱,所述液体净化箱内部填充有BSK菌剂,所述固体净化箱内部填充有火山岩颗粒,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器设计为全不锈钢密封反应箱,采用火山岩物理吸附和生物除臭剂的化学反应相结合的方式,达到除臭的目的,处理速度快,分解效率高,无异味,单次处理周期为2‑4小时,国内首次实现餐厨垃圾的连续投放处理,完全实现了垃圾零存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余垃圾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餐余垃圾处理的异味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包括家庭日常、餐饮、企事业单位食堂、酒店会所等场所产生的食物残渣,包括:剩菜剩饭、菜梗菜叶、动物骨骼内脏、茶叶渣、水果残余、果壳果皮、盆景等植物的残枝落叶、废弃食用油、西式糕点等。含有大量有机物、纤维、水分、油脂等,易腐败、发臭,不及时处理会污染周围环境、空气。
餐余垃圾处理的臭味源主要成分为硫化氢气体和氨气,在对餐余垃圾处理的过程中要使用异味消除装置降低异味。
但是,现有的用于餐余垃圾处理的异味消除装置存在以下缺点:
1、对异味的处理方式单一,使用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餐余垃圾处理的异味消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用于餐余垃圾处理的异味消除装置,对异味的处理方式单一,使用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餐余垃圾处理的异味消除装置,包括不锈钢箱体和箱门,所述箱门具体为两组且对称铰链连接在不锈钢箱体表面,所述不锈钢箱体上表面分别设有进气接头和排气孔,所述不锈钢箱体内部中间位置焊接有隔板,所述隔板表面安装有抽风机,所述隔板两侧分别安装有液体净化箱和固体净化箱,所述液体净化箱内部填充有BSK菌剂,所述固体净化箱内部填充有火山岩颗粒,空气净化器设计为全不锈钢密封反应箱,采用火山岩物理吸附和生物除臭剂的化学反应相结合的方式,达到除臭的目的,处理速度快,分解效率高,无异味,单次处理周期为2-4小时,国内首次实现餐厨垃圾的连续投放处理,完全实现了垃圾零存放。
优选的,所述固体净化箱右侧壁靠近底端位置导通连接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与进气接头导通连接,所述固体净化箱上表面铰链连接盖板,通过吸气管与进气接头导通连接,把异味气体引入固体净化箱内部,通过固体净化箱上表面铰链连接盖板,便于转动盖板,对内部的火山岩颗粒进行添加或更换。
优选的,所述固体净化箱左侧壁靠近顶端位置插接有送气管,所述抽风机的吸气端与送气管导通连接,通过抽风机把固体净化箱内部清洁的气体引入液体净化箱。
优选的,所述液体净化箱右侧壁靠近顶端位置开设有插孔,所述抽风机的排气端导通连接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另一端贯穿插孔且贯穿端插接在BSK菌剂内部,通过抽风机把气体压入液体净化箱内部的 BSK菌剂内部,进行化学反应。
优选的,所述箱门表面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位于液体净化箱一侧,所述液体净化箱侧壁靠近顶端位置导通连接注液管,所述注液管的注液端贯穿不锈钢箱体侧壁,通过观察窗观测液体净化箱的液面高度,方便通过注液管添加药剂。
优选的,所述排气孔内部安装有排气扇,所述排气孔顶端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网,所述液体净化箱顶端导通连接有导气管,所述液体净化箱通过导气管与排气孔导通连接,通过排气扇加速排放净化之后的气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餐余垃圾处理的异味消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绿锦一方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绿锦一方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637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