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解液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66318.0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5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薛瑄武;赵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瑞达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液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解液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罐、通气管、排液管、吸液管和过滤装置,所述通气管、排液管和吸液管均连接于回收罐的顶盖外侧,所述通气管的一端插入回收罐的内侧至回收罐内腔的上部,所述吸液管的一端插入回收罐的内侧至回收罐内腔的上部,所述排液管的一端插入回收罐的内侧至回收罐内腔的底部,所述回收罐的一侧设有可相对于回收罐的本体打开的门,所述门的内侧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位于吸液管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通过负压对注液杯内的电解液进行回收,然后通过过滤装置对电解液进行过滤,还可以通过正压对回收罐内的电解液进行排液,重新利用,提高回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解液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通讯行业的飞速发展,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提高电池的产品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已经势在必行。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向电池中注入电解液,实施注液完成后,注液杯或其他容器中或多或少的都会有残留的电解液,为了不影响下一个电池的注液精度,就需要对残留的电解液进行回收。传统工艺采用人工回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有些电解液对人体有危害,不安全。残留的电解液由于已和外部接触,电解液内很容易混入杂质,在回收时需要对电解液进行过滤,以清除残留在电解液内的杂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解液回收装置,提高回收效率,清除残留在电解液内的杂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解液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罐、通气管、排液管、吸液管和过滤装置,所述通气管、排液管和吸液管均连接于回收罐的顶盖外侧,所述通气管的一端插入回收罐的内侧至回收罐内腔的上部,所述吸液管的一端插入回收罐的内侧至回收罐内腔的上部,所述排液管的一端插入回收罐的内侧至回收罐内腔的底部,所述回收罐的一侧设有可相对于回收罐的本体打开的门,所述门的内侧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位于吸液管的下方。
其中,所述回收罐的本体上开设有门口,所述门的一侧边与门口铰接,所述门与门口的铰接处内侧设有一条密封封条,所述门的另外3侧边与门口之间设有橡胶密封条,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至少一片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一端与门内侧可分离式连接,另一端指向回收罐内侧。
进一步,所述门的内侧设有两条相对设置的滑槽,所述过滤网的端部两侧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3片上下依次设置的过滤网,3片所述过滤网的目数从上往下依次变大。
其中,所述回收罐由本体和盖设于本体上方的封头可分离式连接而成。
其中,位于所述回收罐外侧的通气管上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一接头,位于所述回收罐外侧的排液管上设有滤膜、第二阀门和第二接头,位于所述回收罐外侧的吸液管上设有第三阀门。
其中,所述吸液管由硬管和软管连接而成,所述硬管的一端与回收罐连接,另一端与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为吸液头。
进一步,所述吸液头处设有吸液爪。
其中,所述回收罐的顶盖上设有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通过负压对注液杯内的电解液进行回收,然后通过过滤装置对电解液进行过滤,还可以通过正压对回收罐内的电解液进行排液,重新利用,提高回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门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门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瑞达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瑞达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663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异型酒瓶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生儿科用床旁分类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