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食品检测用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67654.7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77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平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凡草溯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N1/08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谭丽莎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食品 检测 取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食品检测用取样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取样管,所述取样管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塞,所述活动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顶部依次贯穿取样管和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顶部,所述取样管左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液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壳体、第一把手、出液管、储液瓶、进液管、箱门、活动管、活动杆、推杆、第一连接板、取样箱、取样管、连接块、活动塞、抽屉、抓手、贯穿孔、第二限位板、第一滑槽、第二连接板、第一限位板、固定板、第二滑槽、安装架和拉杆的配合使用,具备取样效率高,取样操作简单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食品检测用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检测是按照国家指标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一些有害有毒的指标的检测,比如重金属、黄曲霉毒素等。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引入和运用化工单元操作,并发展形成食品工程单元操作,从而促进食品工业向大规模、连续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在对食品检测前需要对食品进行取样,根据食品的状态的不同可分为固体和液体,现有的食品取样装置功能较为单一,需要对固体食品和液体食品分别采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取样,这样反复的更换取样工具,给取样人员和取样过程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浪费取样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食品检测用取样装置,具备取样效率高,取样操作简单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取样装置功能单一,使用不方便和取样效率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食品检测用取样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取样管,所述取样管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塞,所述活动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顶部依次贯穿取样管和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顶部,所述取样管左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远离取样管的一侧贯穿至壳体的左侧并活动连接有储液瓶,所述取样管的底部连通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底部贯穿至壳体的底部,所述壳体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取样箱,所述取样箱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取样箱的内腔设置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的顶部贯穿至壳体的顶部,所述活动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两个第一限位板相反的一侧均延伸至第一滑槽的内腔,所述活动管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贯穿至活动管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活动管前侧和后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抓手,两个抓手靠近活动杆的一侧均与活动杆活动连接,所述取样箱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第二滑槽之间活动连接有抽屉,所述抽屉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抽屉的后侧贯穿至壳体的后侧并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壳体底部的右侧开设有贯穿孔。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正表面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
优选的,所述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
优选的,所述储液瓶的表面与出液管的连接处螺纹连接,所述推杆的表面和活动管的表面均与壳体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两侧与第一连接板的连接处均通过第一轴销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侧与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通过第二轴销活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抓手相交于活动杆的一侧通过第三轴销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架的内腔与拉杆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凡草溯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凡草溯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676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