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取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68232.1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9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吴东旭;孙孝平;寇方;张红;张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张贵勤 |
地址: | 067000 河北省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取液装置,属于钒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储液罐、隔板、浮球和取液软管。储液罐的上部设有进液口,下部设有出液口;隔板固定安装在储液罐内,用于将储液罐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底部设有连通孔;第一腔体与进液口连通;浮球位于第二腔体内;取液软管一端与浮球固定连接且位于浮球的下方,另一端与出液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取液装置,浮球带动取液软管随储液罐内的液位上下浮动,保证取液软管的进液端始终位于储液罐内钒液的上层,有效降低了经过取液软管取出的钒液的杂质含量,同时满足了后续的正常生产,由于该装置可随时进行取液操作,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钒化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动取液装置。
背景技术
钒液是钒产品生产的中间产物,工艺要求将钒液静置48小时以上,使钒液中的絮状沉淀物充分沉降。在生产过程中受钒液杂质成份及温度的变化,沉降速度会受到影响。传统的取液方式是从罐下部的出液口直接取液,受自然沉降的影响位于下部的钒液杂质含量高于位于上部的钒液杂质含量,导致从储液罐内抽取出的钒液的杂质含量较高,无法满足后续的正常生产,同时每次向储液罐内注入钒液后,需要待钒液自然沉降一定时间后才可进行取液操作,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取液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取液方式存在的取出的钒液的杂质含量较高,无法满足后续正常生产,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取液装置,包括:
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上部设有进液口,下部设有出液口;
隔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液罐内,用于将所述储液罐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设有连通孔;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进液口连通;
浮球,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和
取液软管,一端与所述浮球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浮球的下方,另一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隔板的底端与所述储液罐的底部间距一定距离设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隔板为矩形隔板,所述储液罐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隔板配合的滑槽。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用于过滤从所述连通孔进入到所述第二腔体的钒液。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过滤板包括:第一层板、中间夹层和第二层板;所述第一层板和所述第二层板分别开设有第一流水孔和第二流水孔,所述第一流水孔与所述第二流水孔平行设置且相互错开;所述中间夹层由过滤介质构成。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取液软管采用PVC钢丝软管。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取液软管与所述浮球通过牵引绳连接,所述牵引绳沿所述浮球的外侧壁的周向均匀布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取液软管的进液端固定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与所述牵引绳固定连接的销轴。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取液软管的进液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进液孔,多个所述进液孔沿所述取液软管的周向均匀布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牵引绳采用不锈钢钢丝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未经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682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油用不锈钢注水管线
- 下一篇:溶液杂质过滤装置和过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