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急诊科抢救用吊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68863.3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23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唐金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金丹 |
主分类号: | A61G7/14 | 分类号: | A61G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43005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急诊科 抢救 吊装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急诊科抢救用吊装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设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一侧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焊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长度小于所述底座的长度,所述横杆内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正反电机,所述横杆内开设有空腔,所述正反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贯穿所述支撑杆延伸至所述空腔内,所述传动轴位于所述空腔内的一端固定设有伞齿轮,所述横杆上贯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贯穿设有吊杆,所述吊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有益效果:不需要大量的有力气的人员辅助也能够将患者转移,并且,期间不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为抢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急诊科抢救吊装领域,具体来说,涉及急诊科抢救用吊装设备。
背景技术
急诊医学科(室)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
在急诊科抢救的过程中,需要将患者从抢救推车上转移到手术台或者病床上,由于人在昏迷状态下是非常难以移动的,因此在急诊抢救的转移的过程中,需要有力气的人去扳动患者,但是大多数的医生的力气均不大,并且护士大部分都是女士,这就导致在转移非常的麻烦,耽误抢救的时间。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急诊科抢救用吊装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急诊科抢救用吊装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设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一侧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焊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长度小于所述底座的长度,所述横杆内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正反电机,所述横杆内开设有空腔,所述正反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贯穿所述支撑杆延伸至所述空腔内,所述传动轴位于所述空腔内的一端固定设有伞齿轮,所述横杆上贯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贯穿设有吊杆,所述吊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螺母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环形伞齿,所述伞齿轮与所述环形伞齿相啮合,所述吊杆下设有挂钩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螺母下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空腔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通过若干第二轴承与所述空腔的内壁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挂钩机构包括挂钩架,所述挂钩架固定在所述吊杆上,所述挂钩架上固定设有若干支臂,所述支臂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处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缺口之间贯穿设有吊绳,所述吊绳固定在急救床垫上。
进一步的,所述吊绳包括若干吊绳环,所述急救床垫的两侧开设有若干绳孔,所述吊绳环贯穿所述绳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底座和所述横杆之间均固定设有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急救床垫提前铺设在抢救用的推车上,然后在转移到医院手术室或者病房的时候,通过挂钩机构进行与吊杆相连接,通过相关人员控制正反电机的正反转去调整高度,使得患者离开推车然后将底座稍微一动一些,即可将患者转移到病床或者手术台上,如此不需要大量的有力气的人员辅助也能够将患者转移,并且,期间不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为抢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2)、通过设置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能够分别减少螺母与空腔以及传动轴与空腔之间的摩擦力,通过设置挂钩机构,使得吊绳吊起患者的受力点分布均匀,进而能够增加舒适度,保护患者不会收到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金丹,未经唐金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688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伸缩机构的四足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自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