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坝面防渗膜分区封闭防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69660.6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0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新;周建平;高继伟;李松辉;张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乃翘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渗 分区 封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坝面防渗膜分区封闭防渗结构,其包括防渗膜层,防渗膜层上设置有若干压紧件,压紧件和防渗膜层上贯穿设置有紧固件,紧固件、压紧件和防渗膜层的上方涂设有保护膜层;所述紧固件包括设置于压紧件交叉部的防渗套管和设置于单个压紧件上的防渗架,防渗套管和防渗架内均安装有湿度检测传感器。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渗膜局部破损不容易被察觉进而导致防渗膜局部脱落的问题,结构简单、监测效果好、防渗体可靠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坝面防渗膜分区封闭防渗结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裂缝、坝面渗漏是挡水坝的重要病害。一旦坝面发生渗漏不仅影响大坝结构耐久性,而且影响工程安全,增大运维成本,因此,不论是混凝土坝,还是土石坝,大坝防渗问题均是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中的重大关键问题。混凝土坝或面板堆石坝都是以大坝上游表面区域的混凝土作为防渗主体,具体的,混凝土坝是以混凝土自身作为防渗体,面板堆石坝是以混凝土面板作为防渗体。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容易出现裂缝,甚至可能出现深部裂缝,而表面混凝土裂缝或混凝土不密实则容易产生渗漏。
为避免坝面裂缝渗漏,大坝设计、施工或者运行期的维修中,通常会在表面设置辅助防渗层,比如在表面喷涂聚脲,聚胺酯、环氧树脂等柔性防渗材料,这些柔性防渗材料会在大坝表面形成一层高分子防渗膜,该防渗膜可以有效地将库水和大坝混凝土隔开,从而达到防渗的目的。
坝面防渗膜一般覆盖整个坝面成为一个整体,有时,也只是覆盖大坝表面的某些容易出现裂缝的区域。由于防渗膜与混凝土坝面结合的工艺要求高,粘接力不足,粘接可靠性较差,加之防渗膜与坝基岩体的连接、防渗膜与坝面凹凸体之间的粘接质量难以保障。且某些部位的防渗膜出现破损点时,由于破损点较小,很难察觉,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库高压水就会从破损点和缺陷处进入,导致防渗膜局部脱落;在库水位变化的不利条件下,局部脱落终将导致防渗膜从坝面混凝土全部剥离,从而导致大面积的防渗膜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渗膜局部破损不容易被察觉进而导致防渗膜局部脱落的问题的坝面防渗膜分区封闭防渗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提供了一种坝面防渗膜分区封闭防渗结构,其包括防渗膜层,防渗膜层上设置有若干压紧件,压紧件和防渗膜层上贯穿设置有紧固件,紧固件、压紧件和防渗膜层的上方涂设有保护膜层;所述紧固件包括设置于压紧件交叉部的防渗套管和设置于单个压紧件上的防渗架,防渗套管和防渗架内均安装有湿度检测传感器。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防渗套管的外侧壁开设有外螺纹。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防渗套管侧面上部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湿度检测传感器位于通孔下方。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防渗架包括相互平行的上部多孔板和下部承接板,下部承接板的末端平行设置有若干定位钉,所述湿度检测传感器位于下部承接板上。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压紧件为压条或压板。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压紧件为金属材质。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压紧件中部开设有条形孔,防渗架和防渗套管均设置于条形孔内。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防渗套管的直径大于条形孔的宽度且小于压紧件的宽度。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防渗套管和防渗架的前端的高度均低于后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坝面防渗膜分区封闭防渗结构的主要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696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塑机的伺服合模机构
- 下一篇:一种髋膝踝训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