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隔层的保护膜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70800.1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68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郑世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汇精(厦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5/40 | 分类号: | B65D65/40;C09J7/29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刘建科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隔层 保护 膜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隔层的保护膜结构,包括离型膜、保护膜和隔层膜,所述保护膜的下表面涂覆有胶层,并通过胶层贴附于离型膜上,所述保护膜的上表面为无胶表面;所述隔层膜的下表面涂覆有胶层,其上表面为无胶表面,所述隔层膜的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均小于保护膜,所述隔层膜通过下表面的胶层贴附于保护膜的上表面的中部位置。该隔层膜的设置能够使上方玻璃与下方玻璃的保护膜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上方玻璃被取下时易与下方玻璃的保护膜分离,能够有效避免取走上方玻璃时带走下方玻璃的保护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隔层的保护膜结构。
背景技术
保护膜在功能上讲是要对我们所要保护的实体物品外放一层膜,广泛适用于各领域,如手机保护膜、车膜等。如在手机生产过程中,需要先在手机面板玻璃上贴上保护膜,再进行组装生产,现有的做法是,会将多个玻璃依次层叠放置,组装时再一一取下组装。该方式存在一个问题,虽然保护膜的上表面与上方的玻璃均没有胶,但是,层叠放置的情况下,保护膜的上表面与上方的玻璃容易形成无缝隙贴合,再加上保护膜本身的粘度不高,在取下上方的玻璃时,容易将贴附于下方玻璃的保护膜一起带走,导致下方玻璃无保护膜保护,进而容易粘附灰尘而无法达到洁净度要求,返工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隔层的保护膜结构,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隔层的保护膜结构,包括离型膜、保护膜和隔层膜,所述保护膜的下表面涂覆有胶层,并通过胶层贴附于离型膜上,所述保护膜的上表面为无胶表面;所述隔层膜的下表面涂覆有胶层,其上表面为无胶表面,所述隔层膜的尺寸小于保护膜,所述隔层膜通过下表面的胶层贴附于保护膜的上表面的中部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隔层膜呈长条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隔层膜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保护膜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隔层膜的二端部呈圆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隔层膜的数量为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隔层膜的长度方向倾斜于所述保护膜的长度方向,所述隔层膜的数量为至少二个,且相互呈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膜呈方形结构,所述离型膜的形状与保护膜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膜还向外一体延伸有耳柄,所述耳柄的下表面涂覆有胶层,并贴附有无胶纸层。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保护膜的上表面贴设尺寸小的隔层膜,多个玻璃依次层叠放置时,隔层膜的设置能够使上方玻璃与下方保护膜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上方玻璃被取下时易与下方玻璃的保护膜分离,能够有效避免带走下方玻璃的保护膜。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具有隔层的保护膜结构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具有隔层的保护膜结构的剖视图;
图3所示为另实施例中具有隔层的保护膜结构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汇精(厦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汇精(厦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08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