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装置用外包装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72646.1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1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程跃;王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20;B32B27/32;B32B27/34;B32B27/36;B32B33/00;H01M2/02;B32B7/022;B32B7/025;B32B7/12;B32B15/04;B32B15/085;B32B15/18;B32B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装置 外包装 材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其包含基材层,阻隔层以及热熔接层;阻隔层为铝合金箔;基材层和阻隔层之间通过粘接层A进行连接;阻隔层和热熔接层之间通过粘接层B进行连接;粘接层A与阻隔层之间设置着色层。本申请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在一定范围内降低Cube{001}<100>/Cu{112}<111>的比例,可以减小铝箔内部结晶尺寸分布,提高结晶均一性,加深成型极限深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塑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池装置用外包装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主要分为方形、圆柱、软包三大类,其中方形和圆柱的外壳主要采用铝合金、不锈钢等硬壳,铝合金外壳可为纯铝,而软包的外壳则采用铝塑复合膜膜来制造,极大的改善了硬装电池外形设计不灵活的问题。
铝塑复合膜是软包电池的决定性材料,在强酸或有机溶剂等液态化学物的环境下,依然保持较高的耐性。因铝塑膜具备质量轻,厚度薄,能量密度大等优势,在3C及动力电力电池上应用广泛。
铝塑复合膜的构成是外层尼龙,中间层铝箔,内层热封层。作为电池外包材料,要求铝塑膜具备高冲深性能,可以利于电池外壳的冲压成型。同时要求铝塑膜成型时无裂纹、无针孔等现象,从而防止发生漏液等问题,保证电池使用寿命。
铝塑复合膜中铝箔材料多为8021或者8079系合金材料。铝塑膜的冲深性能与各层材料物性均有关联,其中尤其与铝箔物性关系最大。不同合金成分的铝箔材料,用途不同。
目前,电池软包铝塑膜所使用的铝箔合金材质主要为8021材和8079材。而在冲深性能方面,8021材普遍优于8079材。不同系列的铝箔材料,合金成分不同,8021材的合金成分比如下表所示:
表1 A8021材合金成分比
从上表可以看出现有的8021材合金特征是含有1.2%~1.7%的Fe,其次是含有0.15%以下的Si。由于铝土原料本身就是多种合金的混合物,与其说为了改善材料特性而添加Si,不如说是原料中必定会混入Si成分。但是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对Si含量不进行管理控制的话,会影响铝箔的品质稳定性,所以Si的目标含有量通常控制在0.1%左右。
影响铝箔冲深性能的三个因素是拉伸强度、0.2%屈服点、及拉伸率。其中拉伸强度和拉伸率等机械性质与合金成分中Fe的析出状态有很大的关系。而Fe析出状态的影响因素就是铝箔中Si的含有量。在铝箔生产工序中,Si 具有促进Fe析出的效果,进而与Fe、Al形成一种中间化合物,在退火时起到作为再结晶核的作用。虽然结晶核的起点粒径大小多为φ1μm左右,但最终形成的结晶粒径很小。
现有的A8021材的主要问题是当Si含量过多时,结晶核会变大,导致结晶粒粗大化,且结晶粒径不均一。在冲深时若内部粒径粗大不齐,则铝箔表面粗糙,内部某些地方应力集中,较薄的地方集中变形,最终导致破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池装置用外包装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池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其包含基材层,阻隔层以及热熔接层;其特征在于,
阻隔层为铝合金箔;
基材层和阻隔层之间通过粘接层A进行连接;
阻隔层和热熔接层之间通过粘接层B进行连接;
粘接层A与阻隔层之间设置着色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26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能回收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