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试有机气体治理装置的气体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73109.9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5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木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牡丹联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30;B01J7/00;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有机 气体 治理 装置 发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发生设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测试有机气体治理装置的气体发生装置,其可以将蒸发罐拆成两部分进行清洗,因此降低了蒸发罐的清洗难度,并且提高了蒸发罐的清洗效果;包括蒸发罐、料管、蒸发台组件、四组支腿、动力板、带动杆、控制杆、安装板和液压缸,蒸发罐设置为盖板和底座,盖板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紧贴,盖板的底端和底座的顶端分别设置有上反应槽和下反应槽,上反应槽和下反应槽连通,上反应槽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蠕动泵,蒸发台组件安装在下反应槽的底端中部,料管的内部设置有盛放腔,盛放腔的底端与蠕动泵的输入端连通,盛放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进料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发生设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测试有机气体治理装置的气体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对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标准更加的严格,因此在有机废气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已经投入使用或者即将投入使用的有机气体治理装置排放的有机气体浓度进行达标测试,该进行该测试的前提是制备与有机气体治理装置所处理有机气体浓度相同的有机气体,其中测试有机气体治理装置的气体发生装置是一种用于制备指定组成成分和浓度的有机气体的装置,其在有机气体治理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测试有机气体治理装置的气体发生装置使用时,首先将现有的气体发生装置与有机气体治理装置连通,然后将料筒内加入指定种类的有机物液体,然后启动蠕动泵使得料筒内的有机物溶液加入至蒸发罐内,这时有机物溶液进入至蒸发罐之后,低落至蒸发台上,待加入至蒸发罐内的有机物溶液达到指定的量后,蠕动泵停止共组,同时蒸发台则将有机物溶液蒸发至气态,然后有机物气体随着空气被抽送至有机气体治理装置内,经过有机气体治理装置对有机气体治理之后,通过有机气体治理装置上检测装置来检测处理后的有机气体即可判断有机气体治理装置的治理效果;现有的测试有机气体治理装置的气体发生装置使用中发现,蒸发罐在使用之后需要进行清洗以减少对后续气体发生的影响,然而现有的蒸发罐的清洗难度较大,且清洗效果较差,从而导致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将蒸发罐拆成两部分进行清洗,因此降低了蒸发罐的清洗难度,并且提高了蒸发罐的清洗效果,从而增强实用性的测试有机气体治理装置的气体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测试有机气体治理装置的气体发生装置,包括蒸发罐、料管、蒸发台组件、四组支腿、动力板、带动杆、控制杆、安装板和液压缸,所述蒸发罐设置为盖板和底座,盖板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紧贴,所述盖板的底端和底座的顶端分别设置有上反应槽和下反应槽,所述上反应槽和下反应槽连通,所述上反应槽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蠕动泵,所述蒸发台组件安装在下反应槽的底端中部,所述料管的内部设置有盛放腔,盛放腔的底端与蠕动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盛放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进料管,所述盛放腔的进料管的顶端密封螺装设置有盖板,所述下反应槽的底端连通设置有泄水管,所述泄水管上连通设置与控制阀,所述下反应槽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连通设置有排气管和进气管,所述四组支腿的顶端分别与底座的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底座的左端顶部区域设置有两组支持板,所述动力板的前端和后端的底部区域分别与两组支持板交接,所述动力板的顶部区域右端与盖板的左端连接,所述带动杆的右端与动力板的左端中部连接,所述控制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带动杆的左侧和液压缸的输出端交接,所述安装板的右端前侧和后侧分别与左侧两组支腿的左端中部连接,所述液压缸的底端与安装板的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测试有机气体治理装置的气体发生装置,还包括爬梯组件、两组上固定杆、两组下固定杆和定位板,所述两组上固定杆的右端和两组下固定杆的右端分别与爬梯组件的左端顶部区域前侧和后侧以及左端底部区域的前侧和后侧连接,所述两组上固定杆的左端均与底座的右端顶部区域连接,所述定位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右侧两组支腿的内端连接,所述两组下固定杆的左端分别与定位板的右端前侧和后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牡丹联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牡丹联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31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途拼接型齿轮件
- 下一篇:一种可跨设备控制的语音助手蓝牙触摸感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