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76007.2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6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双;赵莹;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玉双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陈健阳 |
地址: | 256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外科 胸腔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包括圆形状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上表壁对称设有两个凸起,两个所述凸起之间设有转筒,所述固定盘的上表壁处设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部贯穿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与转筒之间通过连杆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盘的侧壁上设有套筒,套筒上旋合有调节杆,调节杆上设有转动套,转动套上固定有吸盘,实现了对固定盘的固定,引流管贯穿转筒和固定盘,实现了对引流管的限位,固定盘的上表壁设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上贯穿有移动杆,移动杆的端部与转筒之间通过连杆活动连接,可对转筒的角度进行调节,可满足于不同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胸腔引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胸外科的绝大多数手术,包括食管切除术,肺叶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等均需要在胸腔内留置引流管,由于引流管在胸腔内的路径较长,术后容易出现引流管位置变化,影响引流的效果,为了防止胸腔内引流管位置变化,需要将引流管固定在胸壁上,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胶布固定引流管,但是通过胶布固定引流管容易造成引流管的滑落,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胶布固定引流管,容易造成引流管的滑落,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包括圆形状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上表壁对称设有两个凸起,两个所述凸起之间设有转筒,所述固定盘的上表壁处设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部贯穿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与转筒之间通过连杆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上表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块的上表壁贯穿有限位销且限位销与固定块之间通过弹簧弹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位槽沿水平方向上等间距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筒的内壁上设有环形状的气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盘的侧壁上设有四个套筒,四个所述套筒的上均旋合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外部设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上固定有吸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套筒绕固定盘的圆心处等角度分布。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盘的侧壁上设有套筒,套筒上旋合有调节杆,调节杆上设有转动套,转动套上固定有吸盘,实现了对固定盘的固定,引流管贯穿转筒和固定盘,实现了对引流管的限位,相比胶带的固定方式,更加牢靠,固定盘的上表壁设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上贯穿有移动杆,移动杆的端部与转筒之间通过连杆活动连接,可对转筒的角度进行调节,可满足于不同的使用需求。
2、本实用新型中,转筒的内壁设有气囊,气囊可对引流管进行限位,可防止引流管在转筒发生晃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盘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A-A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块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玉双,未经赵玉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60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