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玻璃模具专用车床的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0360.8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2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代高芬;巫沅恒;巫明烨;巫明倩;代高中;代云渊;邱红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昌汇智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215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玻璃 模具 专用 车床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玻璃模具专用车床的工装,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顶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外壳体内表壁竖直穿设有转动螺杆。本实用新型中,将模具放置在定位槽内,并使得模具的转动部件卡合在定位槽底部的卡槽,通过转动杆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通过齿牙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则带动转动螺杆同步转动,转动螺杆通过外螺纹使得升降套移动,升降套通过推动杆带动连接杆往下移动,夹持座则在连接杆的作用下对模具顶部进行定位,实现了模具的定位的同时使得模具的合缝线水平呈现在模具顶部,从而使得合缝线处理可以一次完成,从而提高了玻璃模具加工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玻璃模具专用车床的工装。
背景技术
玻璃模具是专业生产玻璃瓶和玻璃器皿的模具,把熔化的玻璃料导入模具内部,通过模具内部腔体生成各种造型的玻璃制品。由于生产玻璃器皿的设备不同,需要玻璃模具独特的外部固定结构。
为了减少模具的重量,使得模具更好地固定在玻璃制品的生产设备上,模具需要在两片模具的合缝线上进行铣加工处理,铣掉部分外圆,在模具外圆合缝处得到平面的效果,现有的合缝铣加工处理的方式多是利用抱箍对模具进行固定,然后利用外部装置进行加工,上述方法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抱箍会阻碍铣刀的运行,导致需要改变抱箍的位置后进行二次铣加工,从而降低了玻璃模具加工的便捷性;其次,抱箍固定会导致模具稳定性较差,使得模具容易发生错位,导致加工效果较差,不合格率增加,从而降低了玻璃模具加工装置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玻璃模具专用车床的工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玻璃模具专用车床的工装,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顶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外壳体内表壁竖直穿设有转动螺杆,所述转动螺杆包括定位段与螺纹段,所述定位段外表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外表壁通过齿牙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远离第一齿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螺纹段外表壁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升降套,所述升降套水平端两侧均通过推动杆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部固定安装有夹持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夹持座底部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定位槽呈V型结构,且所述定位槽底部设置有矩形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外壳体水平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定位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动杆与外壳体卡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动螺杆外表壁套设有与外壳体固定连接的工作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倾斜面与定位槽外表壁均固定安装有防滑垫层。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将模具放置在定位槽内,并使得模具的转动部件卡合在定位槽底部的卡槽,通过转动杆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通过齿牙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则带动转动螺杆同步转动,转动螺杆通过外螺纹使得升降套移动,升降套通过推动杆带动连接杆往下移动,夹持座则在连接杆的作用下对模具顶部进行定位,实现了模具的定位的同时使得模具的合缝线水平呈现在模具顶部,从而使得合缝线处理可以一次完成,从而提高了玻璃模具加工的便捷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昌汇智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隆昌汇智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03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打标机夹具
- 下一篇:一种金属制成加工用废料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