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科用气管导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0766.6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8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茂林;王贤福;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时永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96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气管 导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科用气管导管装置,包括气管导管和供水机构,所述气管导管的顶端连接有连接管,气管导管的上部固定套接有限位板和防咬块,防咬块也固定套接在气管导管上,限位板和防咬块的左右两侧均各自设有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固接有滴管,所述滴管的上侧设有开口;所述供水机构包括储水腔和活塞杆,所述储水腔的上侧和下侧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活塞杆设有两条,活塞杆的底端贯穿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并固接有活塞,所述活塞活动连接在滴管下部的内壁上;通过滴管实现对患者口腔的加湿以及水量的控制,通过活塞杆的设置实现水进入活塞下量的控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呼吸科用气管导管装置。
背景技术
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能够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或异物,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防止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气管插管是否及时直接关系着抢救的成功成否、患者能否安全转运及患者的预后情。
对于使用气管插管的病人来说,由于嘴部长期张开,因此口腔容易干燥,长时间会导致患者口腔黏膜坏死。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呼吸科用气管导管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科用气管导管装置,包括气管导管和供水机构,所述气管导管的顶端连接有连接管,气管导管的上部固定套接有限位板和防咬块,所述防咬块位于限位板的下侧并与限位板贴合设置,防咬块也固定套接在气管导管上,限位板和防咬块的左右两侧均各自设有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固接有滴管,所述滴管的上侧设有开口;所述供水机构包括储水腔和活塞杆,所述储水腔的上侧和下侧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活塞杆设有两条,活塞杆的底端贯穿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并固接有活塞,所述活塞活动连接在滴管下部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关于气管导管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气管导管的底部套有气囊,所述气囊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上安装有充气阀。
进一步的,所述防咬块采用硅胶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腔的上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呼吸科用气管导管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滴管实现对患者口腔的加湿以及水量的控制,通过活塞杆的设置实现水进入活塞下量的控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滴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气管导管,2-连接管,3-限位板,4-防咬块,5-第一通槽,6-滴管,7-储水腔,8-活塞杆,9-活塞,10-气囊,11-充气管,12-充气阀,13-进水管,14-进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时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时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07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收纳的土木施工用衔接架
- 下一篇:多功能运动步枪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