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曳引绳张力平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0980.1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3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郑世云;唐川东;杨豪;王成华;李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迈高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10 | 分类号: | B66B7/10;B66B7/06;B66B7/08;B66B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孙根 |
地址: | 40152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轿厢曳引绳 张力 平衡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曳引绳张力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在悬挂上盖上绕其一周分布有数个上定滑轮,悬挂下盖对应上定滑轮的位置设下定滑轮;在悬挂下盖上设有数个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交替分布于相邻两下定滑轮之间;悬挂下盖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通过支撑轴与悬挂下盖的条形孔滑动配合相邻;上定滑轮与下定滑轮紧贴在一起,使上定滑轮与下定滑轮的轮槽配合形成一线孔;还包括呈环形的悬吊绳,其位于上定滑轮与下定滑轮配合形成的线孔内,所述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均悬挂在悬吊绳的上侧。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悬吊绳上的各处张力平衡的目的,减少悬吊绳的磨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悬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厢曳引绳张力平衡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现有的曳引电梯悬挂方式来说,不同的钢丝绳(钢带)所受到的悬挂张力是不同的,长期受到大的悬挂张力的钢丝绳(钢带)容易出现磨损的情况,导致电梯轿厢的坠落,此外,考虑到钢丝绳(钢带)自身会存在受力弹性变形,热胀冷缩等情况,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由维保人员将电梯的钢丝绳(钢带)调到合适长度,调节悬挂张力,以减少钢丝绳(钢带)的磨损。
但是,传统技术需将轿厢吊起,使对重架在底坑进行平衡支撑,才能实现对钢丝绳(钢带)长度的调节,整个过程耗费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实施不便。
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收紧钢丝绳,实现张力自动平衡的电梯轿厢曳引绳张力平衡系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收紧钢丝绳,实现张力自动平衡的电梯轿厢曳引绳张力平衡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轿厢曳引绳张力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该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通过连接螺栓相连在一起,且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的侧壁均为双层结构;在悬挂上盖上绕其一周均匀分布有数个上定滑轮,在悬挂下盖上,对应上定滑轮的位置设有下定滑轮,所述上定滑轮和下定滑轮分别位于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的内层和外层之间,并通过支撑轴对应与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的内层和外层相连;并且,上定滑轮与下定滑轮紧贴在一起,使上定滑轮与下定滑轮的轮槽配合形成一线孔;
在悬挂下盖上还设有数个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所述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交替分布于相邻两下定滑轮之间;悬挂下盖的内层和外层,对应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竖向贯穿悬挂下盖上下两侧的条形孔,所述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通过支撑轴与悬挂下盖的内层和外层对应位置的条形孔滑动配合相连;
还包括一悬吊绳,所述悬吊绳呈环形,并位于上定滑轮与下定滑轮之间,并由上定滑轮与下定滑轮配合形成的线孔进行限位,且所述悬吊绳的周长大于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的周长,所述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均悬挂在悬吊绳的上侧;
在悬吊动滑轮的下侧设有绳头组件;在收绳动滑轮的下侧设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上端通过U型架与收绳动滑轮的支撑轴的两端相连;在悬挂下盖的下方还水平设有一保护钢板,在保护钢板上,对应各绳头组件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绳孔,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穿过该绳孔后与一锁紧螺母相连。
在本申请中,悬吊绳所受张力的不同,具体表现为各个悬吊动滑轮的水平高度不同;由于本申请的自平衡组件通过悬吊绳绕过定滑轮而实现连接,而又由于定滑轮两侧受力相同的公知原理可以得出:本申请可以实现各个悬吊动滑轮处的悬吊绳的受力相同,从而实现悬吊绳上的各处张力平衡的目的,减少悬吊绳的磨损;此外,由于本申请的自平衡组件为绕悬挂柱一周的圆形布置,使悬挂转职的位置可以360°选择,可以实现多根同时悬挂;当悬吊绳断后,悬吊动滑轮通过保护钢板进行支撑,从而保障电梯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迈高电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迈高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09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