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1893.8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2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迎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迎吉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200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食道 上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包括输液袋、导液器、导液管、咬合器、长度标尺、药粉导管、气囊、出药口,所述输液袋下部固定连接有导液器,所述导液管顶部固定连接在导液器底部,所述咬合器滑动连接在导液管上部,所述导液管表面标有长度标尺,所述药粉导管上部滑动连接在咬合器中心右部,所述药粉导管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药粉导管底部固定连接在出药口底部,本实用新型能够伸入到患处附近,通过药液或药粉直接作用于患处表面,达到比口服药品更好的医疗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
背景技术
食管(道)是一长条形的肌性管道,全长约25~30厘米。食管(道)有三个狭窄部,这三个狭窄部易滞留异物,也是食管癌的好发部位。食管(道)的主要功能是运送食物入胃,其次有防止呼吸时空气进入食管,以及阻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道)的作用。
口服药物治疗对于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无法充分达到治疗效果,目前治疗手段没有专门针对患处施药的医疗器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包括输液袋、导液器、导液管、咬合器、长度标尺、药粉导管、气囊、出药口,所述输液袋下部固定连接有导液器,所述导液管顶部固定连接在导液器底部,所述咬合器滑动连接在导液管上部,所述导液管表面标有长度标尺,所述药粉导管上部滑动连接在咬合器中心右部,所述药粉导管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药粉导管底部固定连接在出药口底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输液袋包括袋体、配药口、挂环、刻度尺,所述袋体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挂环,所述配药口开设在挂环左侧,所述刻度尺标记在袋体正面中心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出药口包括环状连接头、出药孔,所述环状连接头底部连接有导液管、药粉导管,所述出药口顶部开设有多个出药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咬合器使用时沿导液管和药粉导管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能够伸入到患处附近,通过药液或药粉直接作用于患处表面,达到比口服药品更好的医疗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液袋,2.导液器,3.导液管,4.咬合器,5.长度标尺,6.药粉导管,7.气囊,8.出药口,9.袋体,10.配药口,11.挂环,12.刻度尺,13.环状连接头,14.出药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3所示,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包括输液袋1、导液器2、导液管3、咬合器4、长度标尺5、药粉导管6、气囊7、出药口8,所述输液袋1下部固定连接有导液器2,所述导液管3顶部固定连接在导液器2底部,所述咬合器4滑动连接在导液管3上部,所述导液管3表面标有长度标尺5,所述药粉导管6上部滑动连接在咬合器4中心右部,所述药粉导管6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囊7,所述药粉导管6底部固定连接在出药口8底部。
所述输液袋1包括袋体9、配药口10、挂环11、刻度尺12,所述袋体9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挂环11,所述配药口10开设在挂环11左侧,所述刻度尺12标记在袋体1正面中心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迎吉,未经李迎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18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热水壶
- 下一篇:一种用于拉杆箱把手的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