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簧垫圈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3090.6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9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樊洁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洁刚 |
主分类号: | F16B39/26 | 分类号: | F16B39/26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冈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2 | 代理人: | 刘刚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簧 垫圈 | ||
一种弹簧垫圈,包括一单圈垫圈本体(1);在所述垫圈本体(1)内侧均匀布置有防松凸齿(2),其与垫圈本体(1)的底平面呈30‑60度夹角;所述垫圈本体(1)的首端(1.1)和尾端(1.2)相啮合。本实用新型采用垫圈本体的首端和尾端相啮合,首端在螺母的紧固力作用下,使尾端向垫圈本体的中心压缩,垫圈本体的中心直径变小,使其能紧紧的卡住螺柱,从而增加垫圈本体在螺柱上的紧固力,达到防止弹簧垫圈转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垫圈本体内侧的防松凸齿在螺母的压力下,产生变形而楔入到螺柱上的螺纹之间并将其固定在螺柱上,使弹簧垫圈与螺母的防松效果得以加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簧垫圈,属于紧固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弹簧垫圈及斜齿螺母多采用在垫圈的平面或螺母上设置凸起的齿形,通过齿形咬合被连接面来防止松动。在螺母及垫圈的压力下,螺母及垫圈上的齿形因受到压力而容易产生变形,使齿形的咬合力降低,在冲击或振动下,螺母会因咬合力的下降导致松弛,随着振动或冲击次数的增加, 最终将会导致螺母松脱而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 螺母及垫圈上的齿形因受到压力而容易产生变形,使齿形的咬合力降低,在冲击或振动下,螺母会因咬合力的下降导致松弛,随着振动或冲击次数的增加 ,最终将会导致螺母松脱而失效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弹簧垫圈,包括一单圈垫圈本体;在所述垫圈本体内侧均匀布置有防松凸齿,其与垫圈本体的底平面呈30-60度夹角;所述垫圈本体的首端和尾端相啮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垫圈本体的首端和尾端相啮合,首端在螺母的紧固力作用下,使尾端向垫圈本体的中心压缩,垫圈本体的中心直径变小,使其能紧紧的卡住螺柱,从而增加垫圈本体在螺柱上的紧固力,达到防止弹簧垫圈转动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采用垫圈本体内侧的防松凸齿在螺母的压力下,产生变形而楔入到螺柱上的螺纹之间并将其固定在螺柱上,使弹簧垫圈与螺母的防松效果得以加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垫圈本体、1.1-首端、1.2-尾端、2-防松凸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弹簧垫圈,包括一单圈垫圈本体1;在所述垫圈本体1内侧均匀布置有三个防松凸齿2,其与垫圈本体1的底平面呈40度夹角;所述垫圈本体1的首端1.1和尾端1.2均呈锥形斜面,两个斜面相啮合;其中首端1.1的锥形斜面由垫圈本体1的上平面向下平面逐渐变窄,尾端1.2的锥形斜面则由垫圈本体1的下平面向上平面逐渐变窄;首端1.1在螺母的紧固力作用下,使尾端1.2向垫圈本体1的中心压缩,垫圈本体1的中心直径变小,使其能紧紧的卡住螺柱,从而增加垫圈本体1在螺柱上的紧固力,达到防止弹簧垫圈转动的目的。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弹簧垫圈,包括一单圈垫圈本体1;在所述垫圈本体1内侧均匀布置有六个防松凸齿2,其与垫圈本体1的底平面呈50度夹角;所述垫圈本体1的首端1.1和尾端1.2各设有一凹槽,两个凹槽相啮合;首端1.1在螺母的紧固力作用下,使尾端1.2向垫圈本体1的中心压缩,垫圈本体1的中心直径变小,使其能紧紧的卡住螺柱,从而增加垫圈本体1在螺柱上的紧固力,达到防止弹簧垫圈转动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洁刚,未经樊洁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30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台灯转轴穿线结构
- 下一篇:一种低温气瓶液氧充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