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频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3091.0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4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瀚;李敏华;陈露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03 | 分类号: | F24F1/0003;F24F1/0059;F24F13/30;F24F11/89;F24F11/70;F24F11/64;F24F11/61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陈柏陶 |
地址: | 52363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空调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的变频空调系统,温度传感器检测变频压缩机的吸气侧的温度和压力传感器检测变频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值并均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收到信息而控制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闭。当变频压缩机在低频率状态运行超过预设时间,通过控制第二电子膨胀阀关闭,蒸发器内部分换热管回路不参与换热,蒸发器内的制冷剂容积及换热面积减小,使得蒸发压力降低,蒸发器内参与换热的制冷剂减少,制冷剂流速反而提高,从而降低变频压缩机的吸气侧压力同时提高了冷冻油回油效果。另外由于参与换热的面积减小,在相同的最低压缩机频率下,空调可以输出更小的制冷量,减少因房间热负荷低导致的变频压缩机的频繁启停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变频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制冷系统,大部分都是采用一个膨胀阀连接一个蒸发器的形式,制冷剂经过膨胀阀降压后流经蒸发器进行换热,蒸发器里换热管路的换热面积是固定的,而在保证风量和送风距离的情况下,当制冷需求(热负荷)很小时,主要通过降低压缩机运行频率和调节膨胀阀开度来实现,而这种方式在保证风量和送风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冷冻油回油困难,回油效果不理想,压缩机频繁启停的问题,最终损伤压缩机,降低压缩机使用寿命,影响空调机组的运行安全性。在压缩机低频率运行时,还存在以下不足:
(1)当风机运行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为保持一定的吸气过热度,吸气压力将升高,导致压缩机容易超过压力运行范围,降低压缩机使用寿命;
(2)由于制冷需求小,膨胀阀的开度小,蒸发器侧的流速降低,制冷剂流速会影响制冷剂中混合的冷冻油的分离效果,流速低无法有效将冷冻油带回压缩机,容易造成压缩机故障,若通过短时间提高压缩机频率来增强回油效果的方法,则蒸发换热量相应增大,容易造成送风温度波动大,影响出风效果;
(3)由于蒸发器内参与换热的管路是固定的,所以对应的换热面积也是固定的,在低热负荷(低制冷需求)且压缩机最低频率运行时,输出的制冷量仍然会比热负荷偏大很多,导致压缩机频繁启停,房间温度波动大,增加耗电量的同时还会降低压缩机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频空调系统的硬件结构,待软件人员编程后,变频空调系统能便于控制制冷剂在蒸发器内的流速,能够满足更小制冷量的同时避免压缩机频繁启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变频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室外机、变频压缩机、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室外机与室内机之间通过进液管路来连通,以使得室外机的制冷剂流至室内机;出液管路将室内机、变频压缩机和室外机依次连通,以使得将室内机的制冷剂压缩后流至室外机;其特征是:
室内机包括多条换热管回路,进液管路包括与部分换热管回路连通的第一流路和与另一部分换热管回路连通的第二流路,第一流路与第二流路相并联,第一流路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一分液器,室外机、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一分液器和室内机依次连通;第二流路包括第二电子膨胀阀和第二分液器,室外机、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二分液器和室内机依次连通;
出液管路的位于室内机与变频压缩机之间位置连接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该变频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分别电连接控制器。
具体的,控制器收到的压力值如超过预设阀值,则控制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这两者中的其中一者关闭,另一者保持工作。
具体的,室外机包括冷凝器和用于对冷凝器进行吹风散热的冷凝侧风机。
具体的,室内机包括蒸发器和用于对蒸发器进行吹风散热的蒸发侧风机。
具体的,第一流路连通的换热管回路与第二流路连通的换热管回路间隔排布。
应用上述的变频空调系统的低频运行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30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监测专用采样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机过热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