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导磁悬浮飞轮储能小型建筑检测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5492.X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9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譯丹;戴子涵;杨昱婕;习从婷;王宇斐;许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譯丹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9/16;B62D57/032;G01B11/16;G01N2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枝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1 | 代理人: | 张庆瑞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导 磁悬浮 飞轮 小型 建筑 检测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导磁悬浮飞轮储能小型建筑检测机器人,采用仿生蚂蚁的身体结构,在躯干和六个腿部设置飞轮储能驱动设备,六个腿部飞轮储能驱动设备负责提供行走的动力,头部布置现场记录摄像头,仿生模拟苍蝇的眼睛结构,腹部中心布置躯干飞轮储能驱动设备,腹部外周布置有腹部存储器,仿生蚂蚁头部设有一对触角,腹部尾部布置高清摄像头,所述六个腿部的末端均设有足部。本实用新型不但实现了对整体施工过程的记录,同时也对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工作记录,以便于管理人员根据施工单位和人员的工作习惯分配任务,进一步的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具体是一种超导磁悬浮飞轮储能小型建筑检测机器人。
背景技术
大型建筑建造施工过程中会有多个作业面多个单位协同工作,因此整体建筑的完整施工过程的记录保存是建筑业的最大痛点之一,因为按相同时间表工作的各建设单位,主要通过现场口头、图纸、文字记录、会议以及视频会议沟通信息,信息很难及时充分沟通到位,信息保存片面、碎片化,人脑记忆带来了无尽的争端和资源浪费。大量的施工现场信息,如果通过直观的视频方式对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实时全景记录、保存,就得以对施工过程形成数据库,同时,业主以及业主工程师也可以在线监督建造过程,事后也可以调用数据库对施工问题进行复查、核对和监督等。
由于三维视觉场景建模领域,可应用在基建行业,如房地产与高层建筑领域,解决实地测量难、时间成本高、现有虚拟现实产品效果真实性差的痛点。且在建筑项目中,因为建筑项目过于复杂,造成劳动生产率低下,劳动生产率低下是项目成本超支和进度延误问题的原因,传统的纸质记录或者音频、视频记录,是碎片化的记录手段,离散数据管理带来管理偏差;而且如果人工精确跟踪进度和质量,将耗费无法想象的时间,这导致管理人员无法把控项目,因此目前均采用机器人进行数据记录。
目前的建筑机器人都是遥控操作的机器,适用于标准件或者通用件;对于情形复杂的建筑工地以及高层建构筑物,机器人的应用极其有限,即使应用了部分的机器人,也反映出驱动功率低,使用时间短暂,不能够长时间续航,充放电次数受限,易出故障。也有长时间续航无人机受遥控操作,用于情形复杂的建筑工地以及高层建构筑物,无人机的应用有限于远景拍摄,近景拍摄局部部位,无法持续近距离拍摄同一个工作面。自动化与建筑设计和制造结合的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软件已经被用于计划、管理和完成项目,但是还没有达到可以建造所需的系统集成的程度。在建筑机器人和长时间续航无人机应用于建筑业之前,所有对于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均未形成实时记忆,不可追溯既往的建造过程,现在,建筑机器人和长时间续航无人机回传记录的缺点是不能够对建造施工过程形成系统的历史记录,未能够搭建整体建筑的完整数据库。建筑物完工投入使用后,因高层建筑外观检查困难,虽然设计师设置了变形和沉降观测点,记录建筑物的情况,还需要人工定期巡视和检查外观,定期监测其变形程度,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暴露引发多起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导磁悬浮飞轮储能小型建筑检测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导磁悬浮飞轮储能小型建筑检测机器人,采用仿生蚂蚁的身体结构,在躯干和六个腿部设置飞轮储能驱动设备,六个腿部飞轮储能驱动设备负责提供行走的动力,头部布置现场记录摄像头,仿生模拟苍蝇的眼睛结构,腹部中心布置躯干飞轮储能驱动设备,腹部外周布置有腹部存储器,仿生蚂蚁头部设有一对触角,腹部尾部布置高清摄像头,所述六个腿部的末端均设有足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现场记录摄像头仿生模拟苍蝇的眼睛结构,高空有异物坠落时,能够在检测到后即时采取行动,驱使机器人避开坠落的物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器人具备无线通信功能,能够与后台管理系统进行通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譯丹,未经张譯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54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安全型后门板模具
- 下一篇:一种自带椅子的拉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