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压缩机闭式实验系统的气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6137.4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5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梁奇;陈海生;左志涛;张雪辉;孙建亭;郭文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锺维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9 | 代理人: | 黄利萍;原春香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压缩机 实验 系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压缩机闭式实验系统的气源装置,该气源装置包括补气单元、放气单元、稳压单元。该气源装置能够通过稳压单元(包括稳压罐、压缩机等部件)完成工作介质的自循环,并可实现工作介质的回收功能,且有效地拓展了压缩机闭式实验系统测试能力;该气源装置通过设置补气单元、放气单元可实现压缩机闭式实验系统的补气、放气;通过动态监测被测压缩机的出口压力波动,并通过对主放气阀的操作,可实现被测压缩机的快速退喘。本实用新型的气源装置属于离心或轴流式压缩机测试相关技术领域,不但适用于空气、二氧化碳、氮气等稳定工作介质,同样适用于氢气、氨气等易燃、易爆及腐蚀性工作介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涉及到离心或轴流式压缩机测试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压缩机闭式实验系统的气源装置。
背景技术
结合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特点,其所用压缩机通常选用离心或轴流式,开展压缩机相关实验和测试,可以实现压缩机新产品的性能鉴定,并为设计出来的样机提供性能曲线和质量检测手段。按照实验类型的不同,压缩机实验系统可以分为开式和闭式两种,其中开式实验系统只能实现以空气为介质或其他介质(选用空气为替代气体)的压缩机性能实验,试验工况会严重偏离设计工况;闭式实验系统通过增加一套具有补气放气功能的气源装置以及换热器和减压装置,可以实现任意介质压缩机性能实验,并可以任意选择并控制进气压力和温度。
目前,现有的小型压缩机闭式循环系统常选用补气瓶作为工质补气装置,若补气瓶压力小于实验系统进气压力时,需要更换气瓶,成本较高;补气瓶控制精度要求较高,若存在补气不及时或补气量不足时,容易引起压缩机喘振,造成安全事故;特殊工质可能会对环境有所危害,若采用补气瓶回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压缩机闭式实验系统的气源装置,该气源装置通过设置补气单元、放气单元可实现压缩机闭式实验系统的补气、放气;通过设置稳压单元可实现工作介质的自循环以及工作介质的回收;通过动态监测被测压缩机的出口压力波动,并通过对主放气阀的操作,可实现被测压缩机的快速退喘。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点,可有效拓展压缩机闭式实验系统的测试能力,并有效提高了气源装置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压缩机闭式实验系统的气源装置,所述压缩机闭式实验系统包括一被测压缩机,所述被测压缩机的进气口通过一压缩气体管路与其排气口连通,所述压缩气体管路上至少设有流量计、减压阀和换热器,且所述被测压缩机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处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源装置包括补气单元、放气单元、稳压单元,其中,
--所述补气单元,包括一补气储气罐,所述补气储气罐中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补气储气罐通过一补气管路与所述压缩气体管路连通,且所述补气管路上设有补气截止阀和补气流量调节阀组;
--所述放气单元,包括一缓冲罐,所述缓冲罐中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缓冲罐通过一放气管路与所述压缩气体管路连通,且所述放气管路上设有放气截止阀和放气阀组;
--所述稳压单元,包括一稳压罐和一稳压压缩机,所述稳压罐中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稳压压缩机的进气管路与所述缓冲罐连通、排气管路与所述稳压罐连通,所述稳压罐还通过一通气管路分别与所述补气储气罐、缓冲罐连通,且所述稳压罐、补气储气罐、缓冲罐与所述通气管路连通的稳压通气口处分别设有一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用于压缩机闭式实验系统的气源装置,适用于离心或轴流式压缩机的测试,不但适用于空气、二氧化碳、氮气等稳定工作介质,同样适用于氢气、氨气等易燃、易爆及腐蚀性工作介质;通过监测被测压缩机的进口压力,若进口压力大于被测压缩机的实验要求值,则开启放气单元;若进口压力小于被测压缩机的实验要求值,则开启补气单元;通过稳压单元可实现工作介质的自循环以及工作介质的回收;通过放气单元可实现被测压缩机防喘振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61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拟水冷负载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圆弧中心距检测辅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