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信息化智能通风管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7106.0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3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梁;郑明华;赵磊;柳勇;周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宁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12;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武汉惠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3 | 代理人: | 陈薇 |
地址: | 4431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化 智能 通风管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信息化智能通风管控系统,至少包括监测监控系统、可视化显示系统、专家系统、自动执行系统和手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执行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自动风门、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连接,所述监控监测系统包括传感器、数据传输线路、地面监控主机、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装置、实时监控报警系统,该信息化智能通风管控系统不仅可以从源头上根本性解决通风系统不安全的问题,同时可以弥补了管理手段不足和反应严重的缺陷,并且能实时收集井下各种通风参数信息,并及时作出反馈,确保通风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息化智能通风管控系统,属于矿产资源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矿井通风系统作为矿井系统中重要的一个辅助系统,它与矿井内瓦斯事故、火灾爆炸事故、热害处理事故以及粉尘治理的防治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矿井通风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为保证安全生产和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应该在不断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对通风系统的各环节数据进行及时调整、智能调节,确保这个动态系统应时时保持最佳运行状。
而现在矿井的通风系统不安全。目前,我国很多矿井的通风系统安全系数普遍不高,这是矿井通风存在的一个最直接与最紧迫的问题。其中,总风量不足是许多矿井通风系统不安全的共同表现之一。“总风量不足”是指井下作业安排的采掘任务太多等导致风量不足以支撑采掘工作的现象。有的矿井在微风或者无风的情形下依然不顾一切地进行采掘作业,这样的通风系统一定的达不到安全指标的,后果不堪设想。
其次现在矿井的通风管理手段单一、严重滞后。通风系统存在的又一问题在于通风管理严重滞后,监督不力。例如相关管理人员在设备质量、安置效果等的管理常常显得没有标准,马虎了事:有些矿井存在风门的安装位置不科学、不合理,风门的数量和质量也不达标,漏风严重的现象频频发生,风量、风质、风速的信息得不到有效反馈等。
同时现在矿井的通风系统与安全监管系统脱节。除了通风系统本身不安全外,矿井通风系统与安全监管系统脱节也是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矿井的通风系统的不足,提供一种信息化智能通风管控系统,不仅可以从源头上根本性解决通风系统不安全的问题,极大地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同时可以弥补了管理手段不足和反应严重的缺陷,并且能实时收集井下各种通风参数信息,并及时作出反馈,确保通风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信息化智能通风管控系统,至少包括监测监控系统、可视化显示系统、专家系统、自动执行系统和手动控制系统,所述监测监控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可视化显示系统的输入端和专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可视化显示系统的输出端与手动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专家系统的输出端和手动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均与自动执行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自动执行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自动风门、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连接,所述监测监控系统包括传感器、数据传输线路、地面监控主机、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装置、实时监控报警系统。
对上述技术方案做出改进的是所述信息化智能通风管控系统包括双电源系统,所述双电源系统包括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且主电源与备用电源独立供电。
而且,所述传感器包括风量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有害气体传感器。
所述视频监控装置至少包括若干组摄像头。
所述实时监控报警系统包括声光报警器。
所述视频监控装置包括防爆摄像头,所述防爆摄像头位于主要通风机处。
所述可视化显示系统至少包括画面分割器和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息化智能通风管控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宁矿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宁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71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