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度利用供热蒸汽余热余压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7171.3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4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岳建楠;刘建华;周国锋;王爱民;邹萌;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电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15/10 | 分类号: | F01D15/10;F01K17/02;F01K1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闫圣娟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度 利用 供热 蒸汽 余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度利用供热蒸汽余热余压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蒸汽冷却器、背压式汽轮机、发电机、汽轮机高压缸和锅炉;所述蒸汽冷却器的进汽口通过管道与汽源连接,所述背压式汽轮机通过管道与蒸汽冷却器的出汽口连接,所述发电机与背压式汽轮机连接;所述锅炉的过热排汽口通过主蒸汽管道与汽轮机高压缸的进汽口连接;所述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口通过冷段再热蒸汽管道与锅炉的再热进汽口相连接;所述锅炉的再热排汽口连接热段再热蒸汽管道;所述蒸汽冷却器的进汽口与热段再热蒸汽管道连接;所述蒸汽冷却器的出水口与锅炉的过热进水口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度利用供热蒸汽余热余压的系统。
背景技术
蒸汽既是具有高品位的二次能源,又是具有广泛利用价值的载热工质,合理有效地利用蒸汽可达到节能的效果。
现有的供热汽源与热用户的温度、压力不匹配,通过减温减压方式使汽源满足用户需求,造成了蒸汽余热余压的极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度利用供热蒸汽余热余压的系统,通过蒸汽冷却器和背压式汽轮机来回收蒸汽的余热余压,使蒸汽参数降低后去往工业或采暖用汽,解决供热蒸汽压力与用户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充分利用供热蒸汽的余热余压。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深度利用供热蒸汽余热余压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蒸汽冷却器、背压式汽轮机和发电机;
所述蒸汽冷却器的进汽口通过管道与汽源连接,所述背压式汽轮机通过管道与蒸汽冷却器的出汽口连接,所述发电机与背压式汽轮机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汽轮机高压缸和锅炉;
所述锅炉的过热排汽口通过主蒸汽管道与汽轮机高压缸的进汽口连接;所述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口通过冷段再热蒸汽管道与锅炉的再热进汽口相连接;所述锅炉的再热排汽口连接热段再热蒸汽管道;所述蒸汽冷却器的进汽口与热段再热蒸汽管道连接;所述蒸汽冷却器的出水口与锅炉的过热进水口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中压缸,所述中压缸的进汽口与热段再热蒸汽管道连接;所述中压缸的第一级抽汽口连接抽汽管道,所述中压缸第一级抽汽口连接的抽汽管道还与蒸汽冷却器的进汽口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高压加热器,所述第一高压加热器的进汽口通过抽汽管道与汽轮机高压缸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高压加热器,所述第二高压加热器的进汽口与中压缸的第一级抽汽口连接的抽汽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高压加热器的出水口与第一高压加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高压加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蒸汽冷却器的进水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施例通过蒸汽冷却器和汽轮发电机组,利用蒸汽余热余压,通过此系统使供热蒸汽参数降低后去往工业或采暖用汽,解决蒸汽压力与用户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2)本实施例能够实现蒸汽能量的梯级利用,充分回收利用了蒸汽的余热余压,有效降低了进入背压式汽轮机蒸汽的过热度,降低设备造价,同时采用蒸汽冷却器加热给水,可提高了锅炉给水温度,提高机组循环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一的深度利用供热蒸汽余热余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二的深度利用供热蒸汽余热余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三的深度利用供热蒸汽余热余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中,1、汽轮机高压缸,2、中压缸,3、锅炉,4、发电机,5、第一高压加热器,6、第二高压加热器,7、蒸汽冷却器,8、背压式汽轮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电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电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71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封闭式液压动力单元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后盖带带锁气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