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齿圈热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7354.5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4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姜勇;任强;高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润通齿轮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32 | 分类号: | C21D9/32;C21D1/667;C21D1/42;C21D1/74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于洪伟 |
地址: | 271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齿圈 热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齿圈热处理装置,该热处理装置包括感应加热装置、芯轴、夹钳、淬冷装置以及压出装置,所述感应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炉体和分别设置在加热炉体两端的进口门和出口门,加热炉体内设有螺旋形的感应加热线圈,感应加热线圈内形成加热腔,加热腔与进口门之间设有分隔门,分隔门与进口门之间形成分隔腔,分隔腔与加热腔均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芯轴的外径与内齿圈的内径适配,本实用新型通过感应加热装置对内齿圈进行加热,芯轴装在加热后的内齿圈中,并随内齿圈一同进行淬冷、回火等操作,可以防止内齿圈在冷却过程中的变形,夹钳用于夹持内齿圈,淬冷装置用于淬火过程中的冷却,压出装置用于将安装在内齿圈中的芯轴从内齿圈中压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内齿圈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行星齿轮减速器具有体积小、承载能力大、工作平稳等特点,常用在减速器和重型车辆等领域,行星齿轮减速器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和内齿圈。
内齿圈使一种内圈上加工有齿的环形零件,随着产品的大型化和先进化,对内齿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除了从设计上和材料上寻求新的途径外,齿圈的热处理更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常用的热处理方式为淬火后高温回火,淬火时需要先内齿圈进行加热,常规情况下,为防止加热时内齿圈氧化,加热方式通常采用转炉加热,但转炉加热一个内齿圈需要30~40分钟,因此造成内齿圈的加工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效率高、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内齿圈热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内齿圈热处理装置,包括感应加热装置、芯轴、夹钳、淬冷装置以及压出装置,所述感应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炉体和分别设置在加热炉体两端的进口门和出口门,加热炉体内设有螺旋形的感应加热线圈,感应加热线圈内形成加热腔,加热腔与进口门之间设有分隔门,分隔门与进口门之间形成分隔腔,分隔腔与加热腔均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芯轴的外径与内齿圈的内径适配。
本方案中感应加热装置用于对内齿圈进行加热,芯轴装在加热后的内齿圈中,并随内齿圈一同进行淬冷、回火等操作,可以防止内齿圈在冷却过程中的变形,夹钳用于夹持内齿圈,淬冷装置用于淬火过程中的冷却,压出装置用于将安装在内齿圈中的芯轴从内齿圈中压出。
本方案中的感应加热装置采用交流线圈感应加热,分隔腔与加热腔均连通有进气管,可以向加热腔和分隔腔内注入惰性气体,防止内齿圈加热过程中的氧化,进口门和出口门可以对加热炉体进行密封,减少惰性气体泄漏,内齿圈进入加热腔之前,先放置在分隔腔中,然后关闭进口门,打开分隔门,将内齿圈从分隔腔移动到加热腔中,可以进一步减少惰性气体的泄漏。
作为优化,所述进口门、出口门和分隔门均沿上下方向滑接在加热炉体上,加热炉体上方装有进口气缸、出口气缸和分隔气缸,进口气缸的伸缩轴、出口气缸的伸缩轴和分隔气缸的伸缩轴分别通过钢丝绳连接进口门的上端、出口门的上端和分隔门的上端。本方案中的进口门、出口门和分隔门均沿上下方向滑接在加热炉体上,并通过进口气缸、出口气缸和分隔气缸来实现开关。
作为优化,所述感应加热装置还包括沿加热炉体长度方向设置在加热炉体内的滑轨,滑轨穿过加热腔内部,滑轨上放置有与滑轨适配的托架。本方案中的托架用于放置内齿圈,托架放置在滑轨上,可以使内齿圈可以沿加热炉体长度方向滑动。
作为优化,所述感应加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加热炉体进口端外侧的送料气缸,送料气缸的伸缩轴上装有与托架对应的送料板,进口门、出口门和分隔门底部均开有可容托架穿过的穿过孔。本方案中的送料气缸驱动送料板来推动托架沿加热炉体长度方向移动,并可以通过托架之间相互作用来推动加热炉体内的托架一同移动。
作为优化,所述加热炉体内设有将感应加热线圈包裹在内的隔热层,隔热层内装有冷却管,冷却管两端分别连通进水管和出水管。本方案中的隔热层用来隔绝内齿圈散发的热量,防止感应加热线圈温度过高,冷却管可以对感应加热线圈起到冷却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润通齿轮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润通齿轮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73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杂口钣金结构
- 下一篇:一种工业机械自动化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