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压疮的翻身病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8109.6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4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马宝府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宝府 |
主分类号: | A61G7/005 | 分类号: | A61G7/005;A61G7/057;A61G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地址: | 050051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翻身 病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压疮的翻身病床,包括第一床板、第一气囊条和控制盒,所述第一床板的后侧安装有铰链,且铰链的后侧连接有第二床板,所述第一气囊条安装于第二床板和第一床板的表面,且第一气囊条的相邻之间设置有第二气囊条,所述第一气囊条的右端连接有第一连通管的一端,且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安装有微型气泵,所述第二气囊条的右端安装有第二连通管,所述控制盒固定于第一床板的右下角,且控制盒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气缸的外壁安装有气管的一端,且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充气气泵,所述充气气泵的底部固定有伸缩杆。该实用新型实现对患者的身体进行交替式支撑,避免身体局部长期受压力压迫,有利于避免压疮的发生,实用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病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压疮的翻身病床。
背景技术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皮肤压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而翻身病床是指侧边可以抬起,以便于辅助病患翻身的一种新型病床。
然而目前医院中所使用的翻身病床在辅助病人翻身时过渡较生硬,整体的舒适性较差,且病床不便于对患者的身体进行交替式支撑,对于长期卧床不动的病人来说极易引发压疮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止压疮的翻身病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压疮的翻身病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医院中所使用的翻身病床在辅助病人翻身时过渡较生硬,整体的舒适性较差,且病床不便于对患者的身体进行交替式支撑,对于长期卧床不动的病人来说极易引发压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压疮的翻身病床,包括第一床板、第一气囊条和控制盒,所述第一床板的后侧安装有铰链,且铰链的后侧连接有第二床板,所述第一气囊条安装于第二床板和第一床板的表面,且第一气囊条的相邻之间设置有第二气囊条,所述第一气囊条的右端连接有第一连通管的一端,且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安装有微型气泵,所述第二气囊条的右端安装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气囊条的下方固定有圆毛贴,且圆毛贴的下方连接有刺毛贴,所述第一床板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轨道,且轨道的内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方安装有转杆,且转杆的下方套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下方安装有气缸,所述控制盒固定于第一床板的右下角,且控制盒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盒的正面安装有定时开关,所述气缸的外壁安装有气管的一端,且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充气气泵,所述充气气泵的底部固定有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床板与第二床板之间的结构相同,且第一床板通过铰链与第二床板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条和第二气囊条的数量均设置为4条,且第一气囊条和第二气囊条之间等距间隔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的结构均为Y字形结构,且第一气囊条通过第一连通管与微型气泵之间相连通,且第二气囊条通过第二连通管微型气泵。
优选的,所述圆毛贴与刺毛贴之间的尺寸相吻合,且圆毛贴与刺毛贴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轨道与滑块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滑动结构,且轨道与滑块的连接处外侧贯穿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与气缸之间相互配合构成伸缩结构,且活塞杆与转杆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气缸通过气管与充气气泵相连通,且气管的结构为波纹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定时开关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且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微型气泵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宝府,未经马宝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81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工程用生物物料混合设备
- 下一篇:一种移动地表给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