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条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8358.5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7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樊亚妮;张宇;刘琳;朱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34 | 分类号: | B60J10/34;B60J10/8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013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条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条及汽车,密封条用于与车体顶盖逃生机构相配合,车体顶盖逃生机构包括车体顶盖和逃生舱盖,车体顶盖上设置有逃生口,逃生舱盖与车体顶盖连接,逃生舱盖能够开启或关闭,以打开或封闭逃生口,密封条包括基体和弹性泡管,基体粘接固定于车体顶盖的逃生口处;弹性泡管与基体连接,弹性泡管与基体之间形成有环形空腔,当逃生舱盖处于关闭状态时,弹性泡管能够被逃生舱盖挤压并产生压缩变形,从而以使逃生口与逃生舱盖之间形成密封配合。上述密封条可避免在车体顶盖的逃生口处额外设置用于安装密封条的止口边,当逃生舱盖处于开启状态时,避免该车体顶盖上布置的止口边对用户相对逃生口的进出造成干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条及汽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体顶盖逃生机构的密封条的安装方式是,在车体顶盖逃生机构的车体顶盖的逃生口处设置止口边,然后将密封条卡接安装在该车体顶盖的止口边上,当逃生舱盖处于开启状态时,车体顶盖的逃生口处布置的止口边将会对用户相对逃生口的进出造成干扰,导致用户相对逃生口的进出难度大大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密封条及汽车,以解决因车体顶盖的逃生口处设置止口边导致用户相对逃生口进出困难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用于与车体顶盖逃生机构相配合,所述车体顶盖逃生机构包括车体顶盖和逃生舱盖,所述车体顶盖上设置有逃生口,所述逃生舱盖与所述车体顶盖连接,所述逃生舱盖能够开启或关闭,以打开或封闭所述逃生口,所述密封条包括:
基体,粘接固定于所述车体顶盖的逃生口处;及
弹性泡管,与所述基体连接,所述弹性泡管与所述基体之间形成有环形空腔,当所述逃生舱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弹性泡管能够被所述逃生舱盖挤压并产生压缩变形,从而以使所述逃生口与所述逃生舱盖之间形成密封配合。
可选的,所述密封条还包括防水胶带,所述基体通过所述防水胶带粘接固定于所述车体顶盖的逃生口处。
可选的,所述防水胶带为3M胶带。
可选的,所述弹性泡管包括第一弹性泡管和第二弹性泡管,所述第一弹性泡管与所述基体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泡管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泡管远离所述基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弹性泡管用于与所述逃生舱盖相抵持,所述第一弹性泡管与所述基体之间形成有第一环形空腔,所述第二弹性泡管与所述第一弹性泡管之间形成有第二环形空腔,所述第一环形空腔位于所述基体和所述第二环形空腔之间,所述第一环形空腔和所述第二环形空腔共同构成所述环形空腔。
可选的,所述第二环形空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环形空腔的尺寸。
可选的,所述基体、所述第一弹性泡管及所述第二弹性泡管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弹性泡管与所述逃生舱盖配合的端面为弧形。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密封条和车体顶盖逃生机构,所述车体顶盖逃生机构包括车体顶盖和逃生舱盖,所述车体顶盖上设置有逃生口,所述逃生舱盖与所述车体顶盖连接,所述逃生舱盖能够开启或关闭,以打开或封闭所述逃生口。
可选的,所述逃生舱盖与所述车体顶盖转动连接,以使所述逃生舱盖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可选的,所述车体顶盖逃生机构还包括铰链,所述逃生舱盖通过所述铰链与所述车体顶盖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条,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83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造板用打孔装置
- 下一篇:颈部按摩仪、颈部按摩仪本体以及弹性缓冲气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