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能循环利用成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8608.5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1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江胜勇;江胜斌;朱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力微电网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1/00 | 分类号: | F24D11/00;F24S20/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利用 成套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能循环利用成套设备,包括设备外壳、太阳能板机构、储能机构、水箱连接口、循环水箱、循环水泵、循环水管、螺旋换热管、换热导管、外接进水口和外接出水口,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电池组中,电池组则为储能机构中的加热电阻供电加热,加热电阻散发的热量通过加热外壳传递至储能砖层内储存,使用设备外壳内部两侧的循环水泵反复将循环水箱中的水进行循环输送,使水通过传热管并被传热片组加热,当其他设备用水需要加热时,通过将外部水管接入外接进水口和外接出水口处,使水进入换热导管中,并经由螺旋换热管换热,其能量转化效率高,损失能量较少,方便进行设备间的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循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储能循环利用成套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供热需求不断增加,传统供热技术对环境污染严重,运行成本高,不能实时有效进行“削峰填谷”,目前,电热储能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不同结构类型电热储能装置,其储热量和换热功率取决于蓄热体容量、电热储能砖体结构等,现有技术的储能循环利用设备通常采用储能砖储能后,通过驱动热风机吹出热风,进行热量的传导,而热风机吹出热风所产生的热能转化率较低,其能量损失较大,不利于设备间的循环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循环利用成套设备,在设备外壳的外部安装能够吸收太阳能的太阳能板机构,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电池组中,电池组则为储能机构中的加热电阻供电加热,加热电阻散发的热量通过加热外壳传递至储能砖层内储存,储能砖层通过长时间的散热,并将热量传递至传热片组,使用设备外壳内部两侧的循环水泵反复将循环水箱中的水进行循环输送,使水通过传热管并被传热片组加热,当其他设备用水需要加热时,通过将外部水管接入外接进水口和外接出水口处,使水进入换热导管中,并经由螺旋换热管换热,其他设备使用后的热水也可加入至循环水箱中,并经过循环水泵的循环,使热量通过传热片组向上传递至储能砖层进行储存,方便下次使用,其能量转化效率高,损失能量较少,方便进行设备间的循环利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能循环利用成套设备,包括设备外壳、太阳能板机构、储能机构、水箱连接口、循环水箱、循环水泵、循环水管、螺旋换热管、换热导管、外接进水口和外接出水口,所述所述设备外壳的上侧两端分别安装太阳能板机构,所述设备外壳的内部上端安装储能机构,所述设备外壳内部底端两侧分别设有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的侧面设有水箱连接口,所述循环水箱的侧面底部安装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上安装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的末端连接螺旋换热管,所述设备外壳的底部右侧设有外接进水口,所述外接进水口的右侧设有外接出水口。
所述太阳能板机构包括电池组、充电接口、导线口、底部电极、板安装底座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电池组的左侧设有导线口,所述电池组的上侧安装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的上侧设有底部电极,所述底部电极的上侧设有板安装底座,所述板安装底座内安装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储能机构包括安装墙板、储能砖层、加热外壳、传热底座、传热片组、管接头、卡嵌头、传热管、密封垫片、加热电阻和加热电极,所述安装墙板的内部安装若干组储能砖层,所述储能砖层之间安装加热外壳,所述安装墙板的内侧底部设有传热底座,所述传热底座之间安装传热片组,所述传热片组的下侧安装传热管,所述传热管与传热片组的内部连接处设有密封垫片,所述传热管的两端设有管接头,所述管接头上设有卡嵌头,所述加热外壳内安装加热电阻,所述加热电阻的两端分别安装加热电极。
优选的,所述导线口通过导线连接于加热电阻一端的加热电极上。
优选的,所述储能砖层共设有五层。
优选的,中间的两组所述加热外壳连接于左侧电池组,两端的两组所述加热外壳连接于右侧电池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力微电网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未经恩力微电网科技(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86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