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热流量在线测量的锅炉炉膛吹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8649.4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2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钱峻;冀丰强;白鑫;姜尧;张玉强;王田;程历军;张玉泽;李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唐国际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3J1/00 | 分类号: | F23J1/00;G01F1/68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马龙 |
地址: | 3019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流量 在线 测量 锅炉 炉膛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流量在线测量的锅炉炉膛吹灰装置,包括吹灰管和安装于锅炉内壁的热流量传感器,吹灰管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脉冲器和电子点火器,吹灰管右端连接有混流组件,混流组件顶部设有接收器、处理器和控制器,混流组件右侧上部连接有空气进气管,空气进气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空气进气管上设有第一抽气泵,混流组件右侧下部连接有乙炔进气管,乙炔进气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乙炔进气管上设有第二抽气泵;本实用新型通过热流量传感器对锅炉内的热流量进行检测,来判断是否需要吹灰,吹灰时,通过混流组件将空气和乙炔充分混合,便于乙炔进行燃烧,脉冲器能够增加气体的流动速度,增加气体的冲击力,对锅炉的吹灰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吹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热流量在线测量的锅炉炉膛吹灰装置。
背景技术
燃煤和燃油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尾部受热面普遍产生积灰,使烟气阻力增加,排烟温度升高,严重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我国常用的蒸汽吹灰技术在很多情况下不适于清除锅炉尾部积灰,除灰效果很不理想。主要原因是蒸汽吹灰器会导致烟气湿度增加,更容易造成积灰和堵塞,有时还会使腐蚀加剧,对含钙量或含硫量较高的灰更是如此。
为此,人们发明了激波吹灰器用于对锅炉炉膛的吹灰工作,但现有的吹灰器对乙炔和空气的混合效果不好,导致乙炔的燃烧效果不好,燃烧后的气体压力较小,导致吹灰管喷出的气体冲击力不够,对锅炉炉膛的吹灰效果较差。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基于热流量在线测量的锅炉炉膛吹灰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热流量在线测量的锅炉炉膛吹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热流量在线测量的锅炉炉膛吹灰装置,包括吹灰管和安装于锅炉内壁的热流量传感器,所述吹灰管插入锅炉内,所述吹灰管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脉冲器和电子点火器,所述吹灰管右端连接有混流组件,所述混流组件顶部设有接收器、处理器和控制器,所述混流组件右侧上部连接有空气进气管,所述空气进气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空气进气管上设有第一抽气泵,所述混流组件右侧下部连接有乙炔进气管,所述乙炔进气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乙炔进气管上设有第二抽气泵。
优选的,所述混流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左侧与吹灰管相连通,所述外壳右侧与空气进气管和乙炔进气管相连通,所述外壳上内壁和下内壁依次排列有扰流板,所述外壳内设有扰流扇。
优选的,所述热流量传感器,接收器、处理器和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脉冲器、电子点火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抽气泵和第二抽气泵。
优选的,所述空气进气管外端与外界空气相接触,所述乙炔进气管与外部乙炔储存设备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空气进气管和乙炔进气管上均设有压力表。
优选的,所述吹灰管内端连接有喷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新颖,通过热流量传感器对锅炉内的热流量进行检测,来判断是否需要吹灰,吹灰时,通过混流组件将空气和乙炔充分混合,便于乙炔进行燃烧,脉冲器能够增加气体的流动速度,增加气体的冲击力,对锅炉的吹灰效果好,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流组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唐国际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未经天津大唐国际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86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