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扣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8807.6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5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高学友;杨高光;夏小勇;刘文博;张霞;泉贵岭;朱坤庆;计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2/02;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23477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 ||
1.一种微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扣电池包括软包膜外壳和置于软包膜外壳内的卷绕式结构的电芯(3),所述软包膜外壳分为具有凹坑的上层壳体(1)和下层壳体(2);
所述上层壳体(1)中凹坑侧壁与凹坑顶层之间形成半径为R1的第一外倒角(7);所述上层壳体(1)中凹坑口部边缘形成半径为R2的第一内倒角(8);所述下层壳体(2)中凹坑侧壁与顶层之间形成半径为R3的第二外倒角(9);所述下层壳体(2)中凹坑口部边缘形成半径为R4的第二内倒角(10);
所述上层壳体(1)中,所述R1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R1=(上层壳体凹坑深度-0.5mm)/2;所述下层壳体(2)中,所述R3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R3=(下层壳体凹坑深度-0.5mm)/2;所述R2=R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壳体(1)和下层壳体(2)贴合的边缘设有环绕着电芯的一圈封装区(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膜外壳为铝塑膜外壳,其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尼龙层、金属层和PP层;
所述金属层为铝层或钢层;
所述封装区(11)通过热熔PP层得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膜外壳的厚度为86~15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3)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卷绕形成;
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的末端分别留下未涂覆的金属材料,分别与已热合了密封胶的铝带和镍带进行超声波焊接,作为正极耳(4)和负极耳(5);
所述正极耳(4)和负极耳(5)沿软包膜外壳上层壳体和下层壳体贴合的缝隙引出,正极耳(4)和负极耳(5)的两个表面贴有密封胶(6),分别将正极耳(4)和负极耳(5)与软包膜外壳连接处密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扣电池的高为4~10mm,直径为4~12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3)高为3~9mm,直径为3~11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壳体(1)的凹坑深度为2~10mm;
所述下层壳体(2)的凹坑深度为0.1~5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壳体(1)的凹坑的最大直径为4~12mm;
所述下层壳体(2)的凹坑的最大直径为4~12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壳体(1)或下层壳体(2)的凹坑深度为5~10mm,凹坑的最大直径为4~12mm,所述R2和R4为0.8mm~1.2m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壳体(1)和下层壳体(2)的凹坑深度各自独立的选自:0.1mm≤凹坑深度5mm,凹坑的最大直径为4~12mm,所述R2和R4为0.6~0.7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880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