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风式除尘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9497.X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6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冠英;彭健锟;袁志强;陆田富;贝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吉康环境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5/00 | 分类号: | B04C5/00;B04C5/06;B04C5/20;B04C5/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席卷 |
地址: | 52821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风式 除尘 降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旋风式除尘降温装置,包括旋风筒,所述旋风筒顶部设置有气流导向装置,所述气流导向装置包括气流导向筒以及圆周分布在气流导向筒偏底部侧壁上的气流导向叶片,所述气流导向筒内部中间轴向设置有雾化管,所述雾化管末端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气流导向筒的顶部套装有边缘盖板,所述旋风筒底部设置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中间轴向设置有吸污管,所述收集槽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通过旋风筒进行气流螺旋运动、以及热泵蒸发器处收集的低温冷凝水雾化喷入桶内,能够有效对烘房出口携带大量粉尘的湿热气流进行冷却和除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旋风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风式除尘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循坏闭式干化烘房,由于烘房内部是循环风,通过热泵系统来对循环风进行加热、以及冷却除水,如果干化的物料松散或者含尘率极高,那么长时间运行内部的循环风所携带粉尘量会非常多,严重影响热泵系统的换热效率。
而传统的布袋除尘或者过滤器等等阻隔式除尘会有很大压力损失、且对风速有一定的要求,且清理较为复杂耗费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旋风式除尘降温装置,通过采用气流螺旋运动、以及热泵蒸发器处收集的低温冷凝水雾化喷入桶内,能够有效对烘房出口携带大量粉尘的湿热气流进行冷却和除尘,解决干化的物料散或者含尘率极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风式除尘降温装置,包括旋风筒,所述旋风筒顶部设置有气流导向装置,所述气流导向装置包括气流导向筒以及圆周分布在气流导向筒偏底部侧壁上的气流导向叶片,所述气流导向筒内部中间轴向设置有雾化管,所述雾化管末端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气流导向筒的顶部套装有边缘盖板,所述旋风筒底部设置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中间轴向设置有吸污管,所述收集槽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流导向装置通过伸缩机构安装在旋风筒上,所述气流导向筒包括转动外筒和伸缩内筒,所述气流导向叶片固定安装在转动外筒上,位于气流导向叶片上部的转动外筒壁上设置有贯穿环槽,所述边缘盖板固定安装在伸缩内筒的顶部,所述伸缩机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边缘盖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风筒包括上部的圆柱管段和下部的锥形管段,所述锥形管段内部设置有隔离内筒,所述隔离内筒表面均匀分布有导向旋流槽,所述隔离内筒的底部设置有调节隔离内筒在锥形管段内部位置的高度调节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雾化喷头包括喷头主体,所述喷头主体上圆周分布有雾化喷条槽,所述雾化喷条槽整体呈弧线状,且前一个雾化喷条槽的顶部与后一个雾化喷条槽的底部在同一竖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雾化喷条槽内侧壁上通过嵌入槽活动安装有限位销舌,且所述限位销舌的弧长与雾化喷条槽的弧长相同,所述限位销舌伸出嵌入槽的末端设置有倾斜光面,且倾斜光面朝向雾化喷头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污管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延伸至锥形管段的末端安装有双面桨叶,所述转轴通过驱动马达驱动转动,且所述双面桨叶两侧的翅片螺旋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动外筒壁通过贯穿环槽分成上下两部分,且所述转动外筒壁的上下两部分通过支架连接在一起,所述贯穿环槽的顶部和底部呈45°倾斜的平行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旋流槽呈螺线状贯穿隔离内筒,且所述隔离内筒与锥形管段的初始间隔为0.5~0.8cm,所述隔离内筒的长度小于锥形管段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圆柱管段顶部的气流入口处呈360°敞开式或者呈气体沿着筒壁的切入导流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吉康环境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吉康环境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94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一体化过氧化物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除渣溜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