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酸与酯的分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9759.2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5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刘树蓬;韩成秀;刘巍宇;张学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巴彦淖尔华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皇岛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58 | 分类号: | B01D61/58;B01D61/42;B01D61/14;B01D61/02;B01D15/08;C07C51/42;C07C59/105;C07D307/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13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系统 | ||
1.一种酸与酯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子膜分离单元(30),混合溶液通过进料管道与离子膜分离单元(30)的入口(31)相连;
还包括一级分离单元(10),所述混合溶液通过进料管道与一级分离单元(10)的入料口(11)相连,一级分离单元(10)的出料口(12)通向离子膜分离单元(30)的入口(31);所述一级分离单元(10)为压滤装置;
还包括二级分离单元(20),所述二级分离单元(20)的入液口(21)和出液口(22)分别与一级分离单元(10)的出料口(12)、离子膜分离单元(30)的入口(31)相连;所述二级分离单元(20)为微滤设备,微滤设备的膜元件的孔径为20~2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与酯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级分离单元(40),所述三级分离单元(40)的溶液入口(41)和溶液出口(42)分别与二级分离单元(20)的出液口(22)、三级分离单元(40)的溶液入口(41)相连;所述三级分离单元(40)为纳滤设备,纳滤设备的膜元件的截留分子量为500~1000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与酯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膜分离单元(30)为电渗析器,电渗析器的工作电压为25~50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与酯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膜分离单元(30)的出口(32)通向离子膜分离单元(30)的入口(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巴彦淖尔华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皇岛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巴彦淖尔华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皇岛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975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箱吊具电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磷石膏快速脱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