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电池包车身固定支架焊接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9843.4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0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卢峰;江玉保;张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普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张素庆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经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电池 车身 固定 支架 焊接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包车身固定支架焊接夹具,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焊接固定机构,所述焊接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气缸锁死机构,安装座前侧设有定位支撑机构,安装座左侧设有限位块;所述气缸锁死机构包括气缸,气缸上端设有夹具杆,夹具杆前端设有夹块;所述定位支撑机构包括Z型支撑板和支撑块,支撑块设置在支撑板前侧,支撑板上端两侧设有定位块。采用定位支撑机构和气缸锁死机构进行固定支撑,减少操作空间,减少过多夹具结构,减少投入夹具成本和维护管理成本,机构操作简单、有外形防错、减少转序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池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包车身固定支架焊接夹具。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池包车身固定支架是新能源电池包与车身之间进行装配连接的一种主要零部件,其结构一般都是带有加强筋复杂形状带有安装面的支架,在电池包与车身连接支架起到重要连接的作用,因车身固定支架后续装入电池包上进行焊接需要先进行分总成焊接,现有的焊接夹具结构复杂,使用不便,因此解决这个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包车身固定支架焊接夹具,采用定位支撑机构和气缸锁死机构进行固定支撑,减少操作空间,减少过多夹具结构,解决了现有焊接夹具结构复杂使用不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包车身固定支架焊接夹具,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焊接固定机构,所述焊接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气缸锁死机构,安装座前侧设有定位支撑机构,安装座左侧设有限位块;所述气缸锁死机构包括气缸,气缸上端设有夹具杆,夹具杆前端设有夹块;所述定位支撑机构包括Z型支撑板和支撑块,支撑块设置在支撑板前侧,支撑板上端两侧设有定位块。
进一步改进在于:焊接固定机构设有五个,焊接固定机构在底板前侧分布设有三个,焊接固定机构在底板后侧分布设有两个,底板前侧和底板后侧的焊接固定机构交错设置。
进一步改进在于:支撑板上端中间设有橡胶垫片。
进一步改进在于:夹块下端设有导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车身固定支架装入定位支撑机构中,限位块从侧边进行限位;再装入支撑套管,随后气缸锁死机构完成夹紧进行CO2焊接,焊接完成后打开气缸锁死机构取出产品,操作简单、有外形防错、减少转序高工作效率;设置橡胶垫片在车身固定支架固定时,减少磨损;设置导柱对支撑套管进行定位固定,防止支撑套管在焊接时产生偏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焊接固定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板,2-焊接固定机构,3-安装座,4-气缸锁死机构,5-定位支撑机构,7-限位块,8-气缸,9-夹具杆,10-夹块,11-支撑板,12-支撑块,13-定位块,14-橡胶垫片,15-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包车身固定支架焊接夹具,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有焊接固定机构2,所述焊接固定机构2包括安装座3,安装座3上设有气缸锁死机构4,安装座3前侧设有定位支撑机构5,安装座3左侧设有限位块7;所述气缸锁死机构4包括气缸8,气缸8上端设有夹具杆9,夹具杆9前端设有夹块10;所述定位支撑机构5包括Z型支撑板11和支撑块12,支撑块12设置在支撑板11前侧,支撑板11上端两侧设有定位块13。焊接固定机构2设有五个,焊接固定机构2在底板1前侧分布设有三个,焊接固定机构2在底板2后侧分布设有两个,底板1前侧和底板后侧的焊接固定机构2交错设置。支撑板11上端中间设有橡胶垫片14。夹块10下端设有导柱15。
工作时,先把车身固定支架装入定位支撑机构5中,限位块7从侧边进行限位;再装入支撑套管,随后气缸锁死机构4完成夹紧进行CO2焊接,焊接完成后打开气缸锁死机构4取出产品。采用定位支撑机构5和气缸锁死机构4可以减少操作空间、减少过多夹具结构、减少投入夹具成本和维护管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普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普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98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酰胺抗菌锦纶复合长丝的制备装置
- 下一篇:双面旗帜打印机绕布辊系